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七)(2 / 5)
由于需要批阅的试卷有那么多,放在两位知贡举的手上,一篇试卷只要头几句文字不出彩,直接就丢掉。只有感觉还不错的卷子,才会留下来多看几眼。
李承之和蒲宗孟两人的时间就那么多,平均分配道每一份试卷上,也就两三眼的工夫。而且翻看的考卷多了,人也会觉得疲惫不堪,根本无心细读。那些开篇稍嫌平淡,却锦绣在内的卷子,只能说他们倒霉。
用红笔在试卷卷首大大地画了一个勾,蒲宗孟就丢下了这份只看了两三眼的卷子。
卷子上的两个大大的红勾,十分显眼。
站在身边左侧的小吏将这封卷子取走,右边的胥吏就又放上了下一份考卷。
蒲宗孟用力撑着沉重的眼皮,只瞟了一眼,仿佛被针扎了一下,倦意登时消散了大半。
这张卷子,开篇便是在说气学,而且引用的是气学里面最为惹人议论的物竞天择之说。
当蒲宗孟向下看去,发现整篇文章的主旨,是以气学为圭臬。他还能看得出来,文章的作者比较精通军事和地理。甚至在文笔上,让蒲宗孟有着隐隐眼熟的感觉。
李承之已经在上面打了两个圈,这是最高等级的评分,但站在新党一方的蒲宗孟觉得,这一份考卷应当被直接黜落。
“奉世。这篇可不行。”
蒲宗孟叫着李承之,让人将这份卷子给他拿过去。
按照几天下来,双方都已经默认的顺序,这一回应该是依从蒲宗孟的意见,将之黜落。
但这一回,李承之却没有摇头,而是将卷子给退了回来,“这篇很不错,道理说得很明白,文字也不差。”
蒲宗孟的脸立刻就沉了下来:“就算是韩三参政那里,也没把话说得这般满的。”
韩冈提物竞天择,是在说华夷之辨,是在说四方蛮夷的秉性。
可这篇文章里面,尽管看得出作者在引用物竞天择一说时尽量避免涉及华夏,但因为考题的缘故,这份卷子还是不免将“物竞天择”四个字带入对国中时事的议论中。
李承之用笔杆指了指房间左侧,又指指右侧,“传正兄,那两边都是什么?”
蒲宗孟不要去看,也知道那边是什么。
不过一个方方正正的竹篮子,但在篮子里面,还有着一摞试卷,总数尚不及一百份。看最上面一张的卷首处,被红笔圈了双圈,而且是并排的两个。若是往下翻下去,一份份试卷全都是如此。
这不及百份的试卷,皆是词理俱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