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宰执天下 > 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一)

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一)(2 / 4)

历,本身又是什么样的文风,又有什么样的忌讳。这都是需要事前去了解的。

若是不去注意,一头撞上墙去,喊冤都没人理。

君不见当初欧阳修为一洗文风,在他主持的礼部试上,刷落了多少名震士林的考生,以至于在路上被人围攻,可终究是一点用都没有。被取中的去宫中参加殿试,被刷落的扎欧阳修的草人也没能让欧阳修少吃一碗饭。

宗泽仔细地审视着题目。

去除无谓的辞藻,今次策问的论点只在于绍述二字。

这道题乍看起来难度并不大,也符合考前的猜测。就算猜错了体裁的考生,看到内容后,就会安心许多。

绍述就是继承,先帝新丧,若要说针对何事,不问可知。题眼当然是论语中的“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这一句。但要如何联合实际进行阐发,并给敷衍出一篇让考官满意的文章,就很让人头疼了。

宗泽越是思量,越是觉得这道题里满满地皆是恶意。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

但新法便是号称效三代之法,变祖宗之制。

这当如何说?

说起来,也不是没有办法。

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这不是名家独有的特技,正常的士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而在不同人面前,将一件事正说反说都说通,也非是纵横家的特权。

只不过今科可有两名知贡举。一个是蒲宗孟,一个是李承之,这两位,大家都不熟。被任命为知贡举又太晚。他们的立场还好判断,但喜好、风格,一时间能了解到的内容并不多。而且有一点很明确,两位知贡举绝不可能和睦相处,一个不好,就有可能卷入两位主考的争斗中,然后死得莫名其妙。

宗泽想了一下,就将这道策问暂时放到了一边,先从经义的题目做起。

有关经义的部分,在国子监中,常年系统性地练习过,宗泽写起来得心应手。

出处在《三经》之中的题目,只要遵从三经新义就够了。三经新义没有解释到的地方,一部分遵循孔颖达的注疏,一部分则是出自国子监的新义。

这些年以国子监为主的新学团体,对新学的钻研日渐精深,对三经新义所没有涉及的其他经书,又有了许多新的阐发。

在经义研究的前沿领域,国子监出来的贡生,对此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外路的贡生远远没有这么好的条件。

这其中大部分的观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