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二)(4 / 7)
也未免太过分了一点。
要真是有数万班直,不要他们造反,三司的吕嘉问就要先造反了。
天下有官品的文武官加一起才多少?四万多点,五万少点。
宫中班直禁卫的俸禄,可不比入流的文武官差到哪里。若是这样高薪资高福利高待遇的班直有个三五万,朝臣就要去喝西北风。
还有那李信、王舜臣缘出一系,更是让韩冈笑得没了形象。终于是知道天波杨府的媳妇是怎么一个个披挂上阵的了。
不过外面一说起殿上事,都少不了那支涂金铁骨朵参与。不论哪个段子,都会绘声绘色说一通金骨朵怎么敲碎了奸相脑壳。
要是能拿回来就好了。韩冈想着。
如果韩冈能拿回骨朵,再在上面签个名,再写上“元祐元年二月丁丑,格毙蔡逆于大庆殿上”,包管日后价值连城,若能让太后也顺手签个字,变成了御赐之物,那就更有历史意义了。
到了韩冈这样的地位,这样的身家,寻常的古物珍玩都不会放在眼里。而韩冈本人,尽管连珍惜的古董珍器也不放在心上,但想到能给后人留一个传奇般的国宝,也免不了会暗快于心。
只可惜铁骨朵是宫中御龙骨朵子直的武器,不是可以拿出宫的纪念品,韩冈也没好意思收在自己的身上带出宫去。不过真要说起来,就是光明正大拿在手中,韩冈照样能够大摇大摆地出城,没人敢拦着他。
终究还是脸皮薄,没能把事情做出来,让“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铁骨朵遗失在宫中。韩冈对此是深表遗憾。
笑话传遍了城中,但朝堂上则是正经八百地开始讨论如何封赏有功群臣。
尽管还没有最终结果,不过韩冈已经确定要晋封国公,并不是曾经坚辞不就的莱国公,而是齐国公。跳过小国、中国,直接晋封大国国公。不为宰相,便为国公,而且是大国国公,这在过去几乎找不到先例。
而王安石则是要在楚国公之外,再加一个国公头衔,是为两国国公。要不是大宋开国以来,臣子没有生封郡王的旧例,王安石应该能够更近一步的。
而后章惇,苏颂,张璪等人都有封赐。这些将会在几天内讨论出最后的结果,然后公诸于众。
看起来已经是收拾后事,可朝堂中人人皆知这只是暴风雨袭来前的平静——只因为韩冈有关如何选择宰辅人选的提议。
王安石和两府宰执都对韩冈的提议没有异议。一下子将拟定宰执人选的权力交给下面的大臣,韩冈的提议,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