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一)(3 / 4)
是宰辅们共议,许多事几句话就能决定下来。
而加上几十名侍制以上官之后,利益各不相同,便很难做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决定。所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色由明转暗,他们还是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今天只是开头,日后若是持续下去,恐怕会更多。
韩冈并不期待殿中同僚们最后会因为效率低下的缘故,而决定定下一个能减少摩擦时间的议事程序来。
什么事直接由宰辅决定,什么事要招两制以上官共议,什么事得将所有在京侍制以上的官员一并招入宫来讨论。
若能定下这样的程序当然很不错,可没那么容易。
相互妥协,那是要建立在实力相当的基础上的。
对剩下的宰相、执政们来说,只凭这一次的功劳,以及蔡确、曾布、薛向三人事败后,更加集中到自己身上的权力,有足够的能力将这些还喋喋不休的侍制、直学士和学士们,一股脑地给干下去,换上一批听话的。
既然有机会有能力,他们为什么不这么干?而去委曲求全?
抱了这样的想法,绝不退让的宰辅以及以为自己能投太后所喜的重臣针锋相对,崇政殿中的气氛也便越发得紧绷起来,对立的双方让崇政殿再坐一直拖延下去。
韩冈等不下去了,再次出班,冲太后行了礼:“臣以为时间已晚,不宜延误过久,以免宫外犹疑。”
李定当即反驳:“此事不定,宫外又岂会不犹疑?”
韩绛也怫然不悦:“曾布、薛向不赦,宫外人心如何定?”
韩冈的提议同时引来了两边的攻击。
“韩冈之意,是可以先将此事搁置,把其他事先解决。最后再议论不迟。”
只是换一个议论的顺序,虽然都觉得韩冈有深意在,但他的提议还是无人反对。纵然毫不相让,终归都是累了。
向太后也是听得累了,松了一口气,问道:“依韩卿之意是要议论哪桩事?”
“除曾布、薛向二人之外,从逆被擒之人,数目不在少数。当交由何处审理,不如先将此事定下。”
“这事就交给开封府就好了!”章惇说道,“既然是东京城中的案子,自有开封府负责。”
正常的情况下,犯下重罪的大臣,或是一些争议性很大的案子,基本上是交由大理寺、御史台、审刑院和刑部一起上阵,有时候,还要派去内侍做监审。
但这一回,对叛臣的审判工作,却是交给了开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