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三)(2 / 4)
,则远远胜出。
飞火连弩不能重复利用,而铁质的炮弹、青铜的炮身却可以。青铜器在底下埋上千年,出土后照样能够继续使用,那青铜质地的火炮用上几十年也肯定没问题。但飞火连弩,本质上还是箭,用木制成,存放的时间长不了。
所以郭逵才会对砸坏了自家房屋的火炮这般欣赏,不用担心有所损坏,临战时派不上用场,又能拥有超过此前任何一种重型兵器的威力。换做是哪家的主帅,都会喜欢这样的武器。吕惠卿都很喜欢。如果在他领军的时候,能有人送他十几架,他保管夜里能笑醒。
一直以来,吕惠卿都很清楚。军器制造,在保证了最基本的效果之后,最重要的是成本和规模,而不是别的其他因素。
有六十万禁军需要装备。单件价格上多一贯,乘以六十万,就是六十万贯。多两贯,就是一百二十万贯。多三贯、四贯,乃至十贯,几十贯,那就会变成一个巨大得让人无法直视的数字。
所以这些年能够成功成为军中主要力量的兵器,不仅仅是威力上的成功,也是成本上的成功。
最好的例子是板甲,其成本降低的幅度,可不是一两贯的问题。
改进了锻造工艺和设计之后,铁甲的价格一步便降到五分之一,这几年又不断改进行调整,加上生铁和石炭的价格降低,总成本就只有板甲出现前的十分之一。所以才几年过去,不仅禁军全都能分到一身铁甲,就是有些地方的校阅厢军,也有铁甲可以装备。辽国也紧跟着普及了铁甲,同样是因为板甲降低成本的缘故。
再如霹雳砲,在霹雳砲之前,所有行砲车都是用人力扯动绳索将石头投掷出去。越是大型的行砲车,使用的士兵就越多,甚至有的能达到七八十人的地步。现在换成用配重替代士兵,不仅节省了人力,在砲车的结构上,也简化了许多。这些都是节约下来的成本。
还有神臂弓,多了一个脚蹬,表面看成本增加了。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不用再踏着弓臂上弦,损坏的几率小了,也能造得更重。如果对比成本和功效,神臂弓之前的那些弩弓,是远远不能与神臂弓相提并论的。
韩冈所提出的火炮,正是在成本上有了绝大的优势。就算自己证明了飞火连弩的威力不会输给火炮,韩冈一句火炮能用上五十年,坏了也能融掉重铸,就能将飞火连弩置于死地。
谁让飞火连弩中的上百枚飞火箭,制作起来那么麻烦,而且不能重复使用。而火炮打出去的炮弹,捡回来后擦擦就能用。若是没有炮弹,只要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