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3 / 4)
必如此自责。”
“臣此前因荐举不当已上辞表,今日又误断太上皇之疾,两错并举,如何还能厚颜留居西府?”
韩冈坚持要辞位,向皇后无法让他打消念头,最后只能无奈地说,“平章,枢密。既然你们都想辞官,那就上辞表来再说。”
“臣谨遵谕旨。”韩冈和王安石同时行礼。
韩冈抬头时,正看见赵煦小小的脸上眉头紧皱,像是在思考些什么。
虽然只是辞官的借口,但听起来就像是要对昨夜的事负责的样子。昨天韩冈亲口对赵煦说他的父皇犯了病,转头就被赵顼自己否定了。赵煦的心中不可能不生怀疑。现在能化解就稍稍化解一点,不然讲课的时候,就免不了麻烦了——尽管这样的化解,也只可能是一点点。
向皇后又像是想到了什么,试探地问道:“枢密一辞,西府一时间不就只剩下两人了吗?这可是要将吕枢密调回了。”
开战时,西府里面好像一直都是两人吧。章惇想着,只是他不方便说出来。
“殿下。”曾布上前说道,“郭逵久任地方,当先行调回!”
“河北怎么办?”
就算是向皇后也明白,北方的三名帅臣不能一起调走。
“殿下,可以让吕惠卿转任河北。”韩绛提议道。
“这是为何?”
“韩冈在河东,有大功于国,今其入京不久,便不欲再认枢密,为免世间有朝廷慢待功臣之讥,吕惠卿、郭逵,都不宜再任西府。”
韩冈不方便做枢密,那大家都别做了。这样就公平了。
这就是韩绛的意思。
韩绛不可能在宰相的位置上留太久,他已经七十岁了,难道还能指望做到八十岁?
等做上几年首相,将儿孙都提拔到合适的位置上,就可以安心地回家养老了。
灵寿韩家的未来,这些依靠意外才结交的盟友,现在就是要结善缘的时候。
向皇后沉吟起来,开始认真考虑这项提议。过了一会儿,她抬起头,又问:“只是这样一来,西府的人数不就太少了吗?”
“可再选调贤良入西府。”蔡确的话声沉稳,但眼神中藏着欣喜。
“相公觉得谁最为合适?”
蔡确哪里敢作答,反问道:“殿下可有心仪之人?”
“……苏颂如何?”向皇后看了韩冈一眼。
蔡确未作声,看着似在犹豫。韩绛则抢先回道:“苏颂资历最老,在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