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十)(3 / 4)
章。这还是两天前的消息。”文及甫在韩冈面前扳着手指:“贪渎、错判、丧师,玉昆,乌台这一回,可是明摆着要剪除玉昆你的羽翼了。”
御史台这一回针对的目标不是韩冈,而是韩冈所推荐的官员。而且还有“丧师”这一条,得再加上李信,等于是要把韩冈的嫡系势力给全数剿除了。
不再认为韩冈是孤家寡人,政治上依附在王安石身上,已经把韩冈当成了一个亟待铲除的敌对势力。就算是王安石也无法阻止,新党并不是他一个人的。
韩冈也清楚这一点,并没有对王安石有多少愤恨,只是有些事已经刹不住了,“只要不动代北便无妨。代州、忻州人心甫定,经不起折腾。”
文及甫的爆料没有动摇到韩冈,为了北境的安危,他绝不会同意人事上朝令夕改的安排。
文及甫的两只眼睛在韩冈的脸上寻找着,却没找到一星半点愤怒的痕迹,“玉昆,你倒是很放得开。”
“朝廷自会给人公道。要相信朝廷。”韩冈笑着回道。
一份合法的诏书,一个需要天子或是皇后的画押盖印,同时也要宰辅们的副署。无论少了哪一项,都是不合法的。
所以韩冈并不担心,有些诏书,皇后绝不会同意。至于那些不需要经过皇后的堂札,就算能及时准确地抵达该去的地方,也造成不了多少损害。
不过问题是无法避免的,迟早要解决。
但韩冈依然故我,毫不放在心上,这让文及甫大感失望。
不过他也忍不住在想,韩冈究竟还有多少底牌?
……
“肉馒头两个多少钱?”
“七个钱。”
“糖渍林檎果多少钱?”
“十一文一串。”
“这匹素纱多少钱一匹?”
“两贯又四百六十文。”
七百八一贯,两千文了。河北产的素纱竟然卖到了两千文一匹,一下贵了许多。
米店的水牌上,一斗米的价格是九十三文,比前两天又涨了四文钱。
问了又不买,一路过来的冯从义受了不少白眼。
“物价果然开始涨了。”冯从义心道,而且是普涨。
折五钱的实际折价又降了半个钱,只有面值的一半了。如果这个实际比价的巨大波动,是因为百万贯即将加铸的折五钱,那么同样要加铸铁钱的陕西,那边情况也不会差太多。
他从两家快报拿到的、附在快报中的《参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