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一)(2 / 4)
与地位相称的见识,不为蝇头小利而动摇。
丢了脸没什么,战争失败也没什么,背后有人举起叛旗同样没什么,重要的是维系住自己的凝聚力。
在这其中,能不能保住自己人,就是衡量上位者是否凝聚人心的一个主要因素。
人心和些许土地,在天平上的分量,就是加上再多的砝码也难以相提并论。
投降辽国的宋臣,在大宋那是叛臣,在辽人眼中,其实也同样是贰臣。但对于这些贰臣,辽国就算再窘迫也不会将他们还给大宋。
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辽的脸面和人心。
那一位窃国大盗知道什么更为重要。那是不可能拿出来作为交换的筹码。
“看起来,日后要与尚父殿下打上很长一段时间的交道了。”章楶想着。那样的日后,或许自己也能有着机会。
……
未能心想事成,韩冈也只得暗暗地叹上一口气。
若是耶律乙辛为土地冲昏头脑,答应下来,那他的统治分崩离析也为时不远了。
连区区逃人都保护不了,谁还能相信他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不能保护下属的主君,又怎么可能得到下属们的忠心?也许一时还看不出什么,但底下人各异心,没有哪个组织能够维持得长远。
命人送了折干出去,韩冈向身旁的章楶露出了一个无可奈何的笑容。
“那一位看来还没糊涂到家啊!”
如果耶律乙辛口气缓和一些,韩冈不介意讨价还价一番,但得到的回答如此决绝,韩冈知道,他这一回不可能如愿以偿了。
“耶律乙辛如此无礼,枢密,可要让他清醒一点?!”章楶试探着韩冈的态度。
“也不须如此。也不是什么坏事。被掳走的百姓还回来了,武州辽人也放弃了。这样的结果送回京城也能说得过去了。”
耶律乙辛放弃了武州,只为了能保住那几个叛臣,既然他已经做出了选择,强迫他接受一开始的条件只会横生枝节,而不会达成目的。
也是现在韩冈无法打开僵局。
要是有办法,韩冈早就直接攻打雁门关了,谁耐烦跟耶律乙辛来回扯皮?直接就逼他签下城下之盟。
一切以减小伤亡为前提,这让许多作战策略都难以实现。
至少攻城,绝不是可以吝惜人命的战斗,而攻打险关要隘,更是要用巨量的人命来交换。
心有顾忌的韩冈,也只能做到如此。
不过能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