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八)(4 / 5)
。仅是稍作调整,便又在号角声中攻了上来。
“竟然还不退。”李信望着人数相当的敌人,心中惊讶不已。就是契丹人,在前锋精锐被一扫而空后,都很难在短时间内再次组织起新的进攻。
女真人的坚韧,是他们在白山黑水间磨炼出来的性格,不是已经被软红十丈给消磨了血气的契丹人。
“果然是更胜一筹。”
李信想道。如此强军,之前竟不加提防,当初输得不冤。
不过他也不会畏惧,重新抖擞精神,举起手中马鞭,指挥全军向疯狂的女真人迎了上去。
……
“一战各自收兵,官军小胜,现今驻守河沿寨。”
郭逵接到了来自前线的战报,对于这一份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报告,显得极为重视。
“驻守寨中,这不是败了吗?”郭忠义难以理解父亲郭逵的布置:“为什么要用李信?大人给了他那么大的支持,他都只知道丧师辱国,如果换成是其他人肯定能打赢。”
“本是偏师,又有什么关系?”郭逵不以为意,“都说李信如孟明视,以为父观之,别的倒不好说,坚韧当不输。”
“孟明视可是先败了三次才得胜,李信难道还要再败上一两次不成?”
“不是这个意思,”郭逵难得心情好,不惜花费时间向儿子解释:“女真人是为自己的未来拼命,有没有耶律乙辛押阵,都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奋战。李信竟然能够打个平手。这才是难得!这要比与西京道的兵马作战难多了。”
耶律乙辛去了西京道的消息,是郭逵从暗通款曲的辽国汉臣处得知。耶律乙辛刚走,那边就送了信来。
河北这里有耶律乙辛督阵,都无法打破北界的塘泊防线;河东那边连西京大同府都开始告急;陕西更不用说,兴灵早两个月便重归大宋。
现在辽国的南京道,汉家大族多有派人来联络的,希望能提前找好自己的位置,甚至还有人带着全家都跑了过来。
由此可知汉家故地的人心向背。更可知辽国国内潜流重重,假以时日,甚至都有自行崩溃的可能。
没有比这件事更让人心安的了,日后伐辽,南京道的汉家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场面,绝不是梦中的幻想。
不过,南京道并不仅仅是汉人。执掌军政大权的,依然是契丹人。
同时,南京道的数十万汉人中也并不是所有人还能记得华夷之别,许多高官显宦,依然在为契丹人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