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3 / 4)
他今天并不准备过去,等明天再说——想来今天章惇会设法与王安石联络——从宣德门出来回家,往王安石的赐第走一遭可是要绕不短的一段路。
听见韩冈进来的动静,苏颂也没动弹,头也不抬地边动笔边问道:“玉昆,吕吉甫的新奏章可听说了?”
这才多长时间啊!竟然都传到苏颂耳朵里了!
韩冈忽然觉得若是自己进了政事堂,第一件事是先把通进银台司中的胥吏都给清洗了再说。边疆重臣的奏章内容竟然这么快就给泄露了,好歹拖个一夜再向外传!
坐了下来,他回道:“当然。方才才送到西府的。”
“吕吉甫到底是想做什么?当真是因为看到兴灵的辽人蠢蠢欲动,不敢遽然离开京兆府?”
韩冈冷然一笑,“章子厚说他是晋太祖之心,不知子容兄知不知?”
苏颂放下笔,抬头直直地看着韩冈:“宣抚使!?”
“自然。”韩冈点头,苏颂能猜到一点也不出奇,吕惠卿的想法实在太明显了,“吕吉甫想要的只会是一任陕西宣抚。”
“这样他回来后就能稳坐西府之长的位置了?”
“当然。”韩冈扯了一下嘴角,露出了一个讽刺无比的笑容,“他还可能会有别的想法吗?”
看看韩绛,为了能让他坐稳陕西、河东两路宣抚的位置,可是将他拜为宰相。一任陕西宣抚,当然就只有参知政事或是枢密使够资格。
吕惠卿若是接了枢密使的差事后就直接回京,试问他如何能压制得住枢密院中的一干副手?吕惠卿做过参知政事,在中枢参与变法的那几年,更是。在京百司中,他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回到政事堂中,就是只做参知政事,也照样能与宰相分庭抗礼。
可他现在去的是枢密院,论起军事问题上的发言权,军功赫赫、威震南疆的章惇,主管军费开支、在后勤运输上才能卓异的薛向,甚至还在枢密院门外的韩冈,他一个都比不上。能改变这一局面的办法,要么是设法往东府调,要么干脆就立一份说得过去的军功。
吕惠卿选了第二种——如果换做韩冈来选择,肯定也是选择后者——这是主动和被动的区别。而且军功不仅能用在一时,还能用在日后,升任宰相时也是最好的依仗之一。比设法求天子开恩可好得多。
“这可不容易啊。”苏颂啧了一下嘴,“章子厚和薛子正准备出手帮忙了吗?”
处在章惇和薛向的位置上,肯定是不方便公然阻挠吕惠卿的盘算。就算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