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九)(4 / 5)
了。
其实司马光即便证明了怨望,依然无法治罪。以他太子太师的煌煌地位,旧党赤帜的赫赫声威,也只能让他回洛阳养老。尽管司马光对王珪喊打喊杀,但他依然可以仗着与天子共治天下的士大夫的身份,来避免任何加之于其身的罪责。
情况再坏,也不过是一切照旧,司马光回咬一口的结果,却是能将韩冈拖入烂泥塘里。
章惇和苏颂都变了脸色,司马光的反扑在预料之中,不过狠辣却超乎他们想象。
可韩冈神色如常,这又能怎么样?
难道将旧党的这一次反扑给打回去,会一点损失都没有?知兵如韩冈,不会这么幼稚。
且更重要的,关键点并不是自己,司马光到现在还是没有想明白啊!
“敢问宫师。”韩冈平和淡定地问道:“王珪之罪当如何论?”
司马光刚刚凝聚起来的悲壮气势顿时就烟消云散,甚至有一瞬间的迟钝,“诛之!”尽管声音依然狠厉,却没有了之前的毅然决然。
“罪名呢?”
司马光气势更低了三分:“奸邪!”
韩冈轻叹一声,摇摇头,却一句话也不再多说了。
还需要他说什么呢?
眼下的关键点是什么?
是对王珪的判罚!
司马光死不认错,咬定了要杀王珪,但他不敢也不能将王珪的罪名一条条列出来。一旦他这么做,即便区区一个大理寺中的法官也能将之一条条地驳回去,无论如何都定不了王珪的死罪,最多也只是出外而已!
——在皇帝和皇后的心目中,王珪最该死的地方就是他在定储之事上没有尽到他的责任,可王珪他毕竟开口请求立储,是韩冈、张璪、薛向之后的第四人。
他没有反对立储,而是支持的!这样的作为,甚至无法治罪,只能褒奖!
所以司马光给出的只有空洞的奸邪二字。
如此罪名,还要杀宰相?!
这难道不是心疾最好的证明吗?难道这不是怨望于心,以至于王珪成了出气口的证明吗?
前面听到司马光的悲愤之语,向皇后一时间也不免为之动摇。可现在司马光依然咬定了王珪,却给不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罪名。这让她又坚定了对司马光的看法!
“记得当年宫师守长安,上书建言边境息兵,京兆【长安】、邠州不必加强防备。而后庆州广锐卒叛乱,叛贼吴逵领兵南下,破庆州,掠邠州,兵锋直指长安城,幸而在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