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愿(中)(3 / 4)
,重臣非罪请辞,天子要先驳回加以挽留。韩琦为此劝英宗,但英宗却说,万一蔡襄不走怎么办?
可惜了蔡君谟,本来以他的资望和能力,其实有望晋身两府。但他出外之后,没两年,就在服母丧的时候病死了。
而王珪今夜犯的错,其性质比蔡襄更为严重。蔡襄当时不过一个翰林学士,有他没他都一样,而王珪可是唯一的宰相,他的沉默,差点就将皇后和太子逼入了深渊。
皇后并没有立刻回复王珪,却向其他执政咨询,“蔡参政,吕枢密,韩参政,章枢副,薛枢副,不知你们如何看?”
吕公著道:“正当如此。”
而蔡确、韩缜、章惇和薛向也纷纷表示同意,没人愿意得罪那么多朝臣。
“韩学士,你看呢?”
韩冈睁开了眼睛,似乎是醒过来了,但他说的话跟没说一样:“此事当由殿下和相公们做主。”
“那就这么办吧。”皇后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
吕公著瞥了最下首的韩冈一眼,眼神冰冷。
尽管半夜过来,得到的只是支离破碎的细节,但吕公著已经将上半夜发生的一切,连蒙带猜地给拼凑了出来。
通过七份诏书,可以得知天子已经有意退让,召回司马光,任命自己及司马光为东宫师保,这两件事便是明证。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在天子退让后,王珪很明显犯了错。但真正的逆转,还是来自于韩冈的一句话。
韩冈提起千里之外的两座药王祠,在天子和皇后眼中,当是为了让皇子能顺利即位,可在太后及雍王看来却是要雍王的命。
如此一来,天子的心意便完全逆转。甚至不惜召回所有宰执,当着太后的面确定让皇后来垂帘。
一言兴国,一言丧邦。
纵横家的本事或许还不如他。
吕公著望向韩冈的眼神再冷,也比不上他的心冷:“此子可畏啊。”
七份诏书敲定,群臣便齐齐告辞离开寝殿,他们还要稍事休息,也要让皇后休息。
皇后心身疲惫回到了内殿,赵佣已经被带回去睡觉了,但赵顼却睁开了眼睛。向皇后忙走到床榻边,嗔怪地问道:“官家怎么不多歇一会儿?”
赵顼眨了一下眼。
“是不需要吗?”向皇后立刻拿起韵书:“官家是不是还有什么吩咐?”
朝……堂……
“朝堂上怎么样?”向皇后屏气凝神,等着赵顼的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