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三)(3 / 4)
好?河北吗?”韩冈做着最后的确认。
薛向似乎有些犹豫:“……辽国的那位尚父,说不定正等着借口用兵南方。”
“三月不磨,宝刀也会生锈。十年不战,西军大概就会落到跟河北禁军差不多的等级了。”韩冈郑重其事地说着,“光是甲坚兵利是不够的。”
换而言之,韩冈的言下之意就是耶律乙辛等得起。
薛向脸上有着几分苦涩,宋辽之间有和约在,除非当今天子敢于将岁币免除,否则朝臣们都不会支持辽国,也就是说,没有人会为天子的独断所带来的后果负起责任。既是如此,赵顼还能怎么做?他可没有赵匡胤和赵光义的控制力,能强压着两府为他的决断扫平道路。
枢密院同知和端明殿学士在州桥夜市上对坐饮酒,京城里到了明天,这个消息恐怕早已经传得沸反盈天。
不过薛向不在乎,今天在坐到这里之前,与韩冈对坐饮酒会在天子那里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他早做了预测。这个损失,他承担得起。
……
回到家中,已经是二更天,连雪都停了,但家里的妻妾却还都醒着。
“官人怎么回来迟了?”亲手接过韩冈身上的披风,交给身后的婢女,王旖貌似随意地问着。
“路上给薛子正耽搁了一点时间。”
“是因为辽国小皇帝的事?”
想想也是,赵顼在文德殿上亲口说出来的事,文武百官与闻,一个白天过去,说不定消息都传到南京应天府去了,京城里面耳朵长一点的当然就听说了。
“嗯……沾了点边吧。”韩冈满不在意,“其实说大也不大,不过死了个人而已。说他是皇帝,其实也勉强。”
“不会有什么事吧?”在旁随侍的韩云娘小心翼翼地问着。
“能有什么事?”韩冈微微一笑。不过是当天子清醒一点,算不了什么大事,与薛向的一番恳谈,才是今天的重中之重。
说是这么说,韩冈自知自己今天在殿上肯定是又让赵顼不痛快了。不过这也没什么,韩冈不是很在乎。与绝大多数朝臣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将天子的一厢情愿挡回去要更重要的一点。
判断耶律乙辛在辽国国内的地位稳固与否,赵顼和臣子们有着很大的差异。
赵顼这个皇帝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奸臣肯定不得人心,坐到皇位上,天生就该得到所有人的忠心。就算是契丹那等蛮夷,也是该有无数忠臣等待时机将耶律乙辛这名窃国奸贼给赶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