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六)(3 / 4)
。不过哪边都怕奖誉过度,小儿容易夭折,故而并没有大事操办的庆贺,不过也请了韩冈和几个相熟的朋友,好好地吃喝了一顿。
……
经过了王寀一事,赵顼因为子嗣艰难的坏心情也因而好了不少。
而朝堂上的平静也没有因为上元节的结束而宣告终止,虽然眼下的和平时光,看起来只是暴风雨前宁静,但对于早就习惯于臣子们拿着弹章互相攻击的当今天子,只会享受眼下的耳根清净,而不会去奢望这样的安稳能够保持很久。
经过一段不算短的时间,赵顼终于想起了韩冈——其实也是韩冈排队排到了点,从阁门的排班顺序上,也该他入觐了。如果可以将韩冈跳过去,那就不是冷遇,而是处罚了。无过而罚,怎么都说不过去。
收到了宫中的传召,确定了两天后进宫入对,韩冈在新开的棉行楼上笑道:“总算能出京了。”
章惇没有笑,他今天请韩冈可不是说的这件事,“听说玉昆你与沈括有些交情?”
韩冈不知道章惇为何突然提到当今的三司使兼翰林学士——其实这几年,沈括的官阶、差遣一直被韩冈压着,尤其一年前平交之战结束,韩冈稳稳地压过沈括一头去,但现在却反是他压了自己一头上来,这就是年龄、资历达标后的结果,一旦开始晋升,根本就没什么阻碍——指名道姓地说话,看起来章惇对沈括有些看法。
“不知沈存中犯了何事?”韩冈问道。
“他给吴相公上书……”
章惇的话才起了头,韩冈就立刻惊讶地打断:“给吴相公上书?!”
“对,就是给吴相公上书。”章惇冷淡的声音着重强调了最后的五个字。
“当真是糊涂!”韩冈立刻说道。
翰林学士也好,三司使也好,都不是中书属吏,怎么给吴充上书,要上书也该给天子才对。按后世的说法,这是犯了组织错误。
“他哪里是糊涂,再聪明不过了。”章惇冷笑,“沈括他说两浙役法不利于民,当加以更易。吴相公今天就拿着他的话,开始找免役法的不是了……”狠狠地哼了一声,章惇突然就变得神色俱厉起来,拍得桌子上的碗碟叮当响,“两浙路上实行新法,可是他亲口说的没有问题!”
韩冈皱起眉来,听章惇这么一说,他也觉得沈括还真是不会做人。
为了确定农田水利法是否能见成效,当年王安石曾经让沈括去相度两浙水利、并察访两浙新法推行情况。而后两浙推行农田水利法和免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