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八)(3 / 4)
,离着学士之位只差一点了。
“片纸?天子的诏书又下了几道?”章惇笑着反问。
与韩冈说笑了两句,相邀了坐下,方正色问道:“玉昆,你当真无意任中书都检正?”
韩冈摊摊手:“两相两参各有谋算,中书之中漩涡潜藏,贸然深入其中,哪会有生路?”
去中书门下做五房检正公事,这并不是难,而是烂!中书之中一摊烂事,韩冈他不愿插手,想必章惇他也明白。
章惇当然明白,但有一点他更清楚:“那为何冯当世、王禹玉都怕玉昆你入中书?韩子华又盼你入中书?”
“实是诸位相公太看得起韩冈了。”韩冈轻描淡写地顶回去。
“玉昆,你的理由恐不止于此。”章惇追根究底。
“剩下的理由何须韩冈说出口,难道直院还不知道?”
章惇无奈地叹了口气,他怎么会不知道。格物之说,乃是韩冈素来所重。只为了能推动其在京中传播,韩冈都跟他的岳父差点翻脸。章惇很清楚在王安石这块巨石去了江南之后,韩冈打算要做些什么。
只是韩冈去了军器监,开始宣扬格物之说,到时候,同判经义局的吕惠卿还是要头疼。
如果韩冈当真受了韩绛的,那对吕惠卿来说就是腹心之疾。但眼下他得了判军器监的任命,在吕惠卿看来,那就是心病改脑病,都是让人睡觉都睡不安稳的。
他为着吕惠卿笑叹道:“吕吉甫这个参知政事做得殊是无味,总是不得安生。”
韩冈冷哼一声:“镇宅之物一去,屋中岂能干净得起来。要想镇住朝堂,得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章惇闻言失声而笑,笑意中带着讽刺。
韩绛、冯京、吕惠卿,加上韩冈,在中书五房检正公事以及判军器监这两个职位上,各有各的算盘。
现在看来,韩冈算是遂了心愿,冯京虽然也是达成同样的目的,却是在这一过程中跟韩冈撕破了脸——这其实对韩冈不趟浑水的本意来说,已经算是失败了——而韩绛不如意,吕惠卿则更是要头疼。站干岸的王珪心思当如冯京差不多,只是没有与韩冈交恶。
这还真是乱!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各有谋算,却没一个称心如意的。”
韩冈闻言,慨然一叹,“同在局中,概莫能外,又有谁人能超脱出去?”
章惇闻言微微一笑,各人都有各人的心思,难道他章子厚没有?只是他的心思与韩冈并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