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五)(3 / 4)
魏平真阴沉着脸:“这里算是少的,河北只会更多。今年河北可是连续三次蝗灾,不可能没留下种来。”
韩冈拿手拨了拨土,将一条虫卵捏在手中,“这一个卵鞘中能孵出几十只蝗虫,单是我们周围的这一小片河滩,明年开春数以百万计了。而白马县这一段河滩,怕是有亿万了。”
“一个能孵出几十只来?!”这下子,不仅是游醇,连魏、方二人,脸色都发白了。他们可没机会看过《昆虫记》,当然也不会了解蝗虫的一生。
韩冈将虫卵丢开,回头望着左右:“蝗虫畏水喜干,如果此处淹水,那就都孵不出来。”
方兴抬头望着无所阻拦的太阳,咬着牙:“这鬼天,哪来的水?!”
“也只能盼着今年冬天多下雨雪,否则明天开春后,河北、京畿都要出大乱子了。”韩冈声音沉沉,夹杂在滚滚的黄河水中,仿佛是丧钟声中传出来的悼词。
就在韩冈等人在黄河滩上,为明年而忧心忡忡的时候,白马县的胥吏们则是在阴暗之处,有着一番盘算。
韩冈接任的这三天来,除了今日午后出门去黄河边,其他几天,都是再看旧档。让人打开架阁库,搬了不少档案回去。五等丁产簿、田籍等簿册,都先后察看了一遍。从他的这番行动中,白马县的胥吏们,也终于知道这位从七品的右正言兼集贤校理,并不是来此熬资历的,而是想要有所作为。
如此勤勉的知县,胥吏们并不是没有碰上过。该怎么应对,心中都有数。不过诸立却是有另外一份心思在,韩冈怎么说都是宰相的女婿,这条大腿到了面前怎么能不抱?
不过大腿也不是随便能抱的,总的有一番方略。“先得放出风去,如今知县事的韩正言,是天子、宰相都看重的少年才俊,连翰林学士都比不了,蕃人看着他都要低三下四。能明断是非,清正廉洁,日后少不得也是个阎罗包老。让人把争产的案子都拿过来,请韩青天仔细的去审!”
诸立一向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既然看透了韩冈的为人,那么就要顺势而为,以便让自己从中渔利。白马县是紧邻开封的要地,他能在安安稳稳地立足生根,靠得就是进退自如、能软能硬的手段,绝不是好勇斗狠。
“争产的案子,从来都是最麻烦的官司。传唤人证、打听消息,翻检旧档,都有使唤到我们的地方。”诸立教训着两个弟弟,“好好侍候着他,帮韩正言断上几个大案出来,他有了光彩,我们这番辛苦当然也会有回报!”
“原来如此,我们知道,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