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五)(3 / 4)
代庖的权力。”他挥了挥手,示意掌柜离开,“我就在这里等着好了。”
掌柜诚惶诚恐地退下去了,隔壁包间传来的声音便越发的清晰了起来。
“……今科的考官应该快决定了,不知主考得是吕吉甫还是曾子宣?”
一个稳重点的声音说着:“不论是谁主考,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看一看前科状元的叶祖洽,也就该知道了。”
“以正道兄之才,争得当是第一人的位置,至于要担心主考官的问题,还是留给小弟几人。”
“过奖了,余中实不敢当。”
另外一个沙哑嗓门开口说道:“其实不需要担心主考官的还有一个。”
“谁啊?”几人同声问道。
“韩冈!”
一众恍然:“原来是那个灌园小儿,他又有何才学,不闻其人有何诗文传世。”
“他可都是朝官了,还来考进士……不就是知道武功不足为凭,学问才是第一。”
“说起了灌园小儿,小弟就想起了一件事。”最先说话的声音传了过来,“国朝开国初年,曾有一显贵,少年时乃是屠户出身。后请人书写行状,便是感到棘手无比。最后胡大监胡旦,他帮忙写了一句——‘少年时即有宰天下之志’,当这是贴切无比!现在那灌园小儿今次来考进士,你们觉得该怎么说?”
“怎么说?”
“澄清天下之志!”
一句拿韩冈开涮的俏皮话蹦了出来,七八张嘴哈哈哈地一阵哄堂大笑。一人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好个有澄清天下之志。不知灌园儿用起五谷轮回之物,究竟怎么一个澄清天下法?”
“此话不可妄言!”应该是自称余中的那名士子在阻止:“韩冈如何,与我等无关。且不要胡乱开口。”
韩冈呵呵冷笑起来:“澄清天下之志吗……说得倒也不错啊。”
也许隔壁的士子当真比自己才高,韩冈也不觉得自己在经术上的学问,当真能独树一帜,一览众山之小。自家在文笔上的差距,韩冈看得很清楚。能写好诗赋,文学水平就不是韩冈可比,能一较高下的,也就是自己对经义,还有对于策问试题的思考和判读的深度广度。
曾布最近升了翰林学士,而吕惠卿为知制诰、兼判国子监,说起来礼部试的主考官究竟是谁,用脚趾头想都能猜得到。如果能让他们找出哪一张是自己的卷子,想来他们应该不会吝啬在卷头上圈上一圈。
不过礼部试的阅卷工作,并没有这么简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