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秋来暮色寒(上)(3 / 4)
后,说不定就另一个韩琦!”
“韩琦?……”仁多零丁瞥了一下嘴,“若是韩琦倒还好了。”
西夏君臣从来都没看得起曾经宣抚陕西,靠着在此地积累的军功,年纪轻轻就成为东朝宰执的韩稚圭。他挑选的任福,给刚刚称帝的景宗【李元昊】送了一份大礼;他主持的进攻战略,让铁鹞子得以横行关西。连个修补匠都做不好,还得范仲淹为他擦屁股,这就是韩琦。“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太师张元题在边界庙中的这首诗,可不仅仅是发泄殿试被黜落的怨气。
“王韶、高遵裕南下追击木征,是韩冈一人撑起了熙河大局。而且他年纪轻轻,用兵却稳当得很。熙州、河州,几次大战,王韶都是留了他来镇守后路,自己领兵在前冲杀。韩冈从来没有过一点疏忽,功劳立得比谁都多。临洮堡一战,他率援军而至,不入城而在城外结寨,这一手,正是没能攻下临洮堡的原因。”仁多零丁不论是从自家的侄儿那里,还是通过别的途径收听到的情报,都能确定韩冈的危险性,“他若是再有几年历练,国中想找出一个能压着他的,可就难了……”
“那就杀了他!趁他人还在陕西,找几个心细胆大的细作去刺杀他好了。”
“有用吗?……成功与否且不论,宋人那里岂止一个韩冈?!”
仁多零丁几乎要为梁乙逋的糊涂大骂出口,“王舜臣这个名字有没有听说?箭术堪比刘昌祚,领军时更是勇猛无匹,是王韶帐下第一得用的陷阵猛将。种朴这个名字有没有听说?在罗兀城设伏杀了嵬名济的便是。李信有没有听说过?笼竿城下,他七支飞矛连杀七个铁鹞子的正副指挥使,直冲进笼竿城,我都没能拦住他!这些宋将,可都不到三十岁啊!”
而且王韶才四十出头,乃是正当年的岁数。同样四十上下的出色将领,在东朝的关西军中,一抓一把。
一想及此事,仁多零丁就如赤身卧在冰雪中,寒气直逼骨髓。他在紫宸殿上摇着头,怒声说着:“这不是刺杀一两人,就能扭转过来的局势!大势已变,不再是二十年前的局面。再不设法扭转,那就是大白高国的灭顶之灾!”
东朝年轻一辈英才频出,无论文官武将,都不是几十年前东朝仁宗时,满朝文武、无一堪用时的惨状可比。韩冈、王舜臣、种朴、李信。
而当仁多零丁反观大夏,却没有几个趁得上手。
自家的侄子就算了,没能攻下临洮堡不怪他,可不在已经确认无法击破宋人援军的情况下抽身撤退,那就是他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