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斯人远去道且长(一)(2 / 4)
个知县。这等人,在韩、吕一派中,怕也是走卒一类。
门外廊道上,突然响起了一阵脚步声,夺夺的木底鞋敲着廊道地板,在公厅的门口停下。吕惠卿心中一动,暗道;“这下可不好了。”
“吉甫……”果然,曾布先叫了声门,径自推门进厅,当他看到外厅中的呼呼大睡的两个老兵,便立刻大发雷霆:“尔等还不起来?!官长熬夜值守,尔等怎敢偷懒!”
外厅中登时鸡飞狗跳,两名老兵被惊起后,见势不妙,当即就跪了下来,没口子地认罪求饶。
吕惠卿听得吵得慌。自家仆从,他一向管束甚严,但听候使唤的老兵,觉得不好就换一个,何必吵得失了身份。他对外厅提声问道:“今天不是子宣你轮值吧?怎么有闲来此?”
曾布丢下两名老兵不理,走了进来,很不高兴地说着:“吉甫,你也不管管?”
“误了事自然会治他们的罪!”吕惠卿平直地回了一句,又一次问道:“子宣,你怎么现在还留在衙里?”
“相公交代下来的事,要赶着办完,待会儿就回去。”曾布几句话解释了原委,可能是感冒了的缘故,他说起话来有些瓮声瓮气。
两名老兵这时战战兢兢地走了进来,对着吕惠卿,又扑通一声跪下请罪。吕惠卿不耐烦地往外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去,“今次就不罚你们了,下次再犯,就是两罪并罚。”
老兵们千恩万谢地退了出去,曾布找了绣墩坐到火盆旁,烤起手来。嘴里抱怨着:“子厚倒是会享受,到了休沐之日,还真的就不来了。”
“他是为韩玉昆饯行去的。”吕惠卿用火钳往火盆里添了几块木炭,看着火苗重新旺起,他问着曾布,“明天去不去送他?”
曾布摇摇头:“哪有那个闲工夫,已经让人送了份礼去驿馆里……相公大概也不会让仲正去送行,多半也是送份盘缠,尽尽礼数。”
吕惠卿深深叹了一口气,道:“谁让相公觉得韩玉昆锋芒太盛,不宜赏誉过重?须先磨他两年性子,而后方好大用……其实相公本不会有这个想法,如果韩冈不是说了最后那段话的话……”
其实吕惠卿也是觉得暂时压一压韩冈比较好,少年早早得志,对他日后并无好处。而且韩冈做事定计并不顾后果,王相公担心他日后会走偏了路也不是没道理。不过韩冈的策略虽然后果堪忧,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
那天韩冈在王安石府上说了那么多,事后吕惠卿归纳起来了三条内容:改青苗贷之名;以重禄养吏;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