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9章 齐国人的反击(下)(2 / 5)
还是要好上许多的。这一扒,酒泉县城就更没有看头了。
县城之内也过了水,土坯房自然是垮塌了,但还是有不少的砖房保存了下来,明军清理出了街道,整理出了这些稍好一些的房子,再在城内进行了系统的消毒处理。对于做这一套,他们倒是驾轻就熟,当年征讨楚国的时候,在象州,他们碰到过相同的事情,在那个时候,他们就受到了现在的大明卫生部官员们系统的培训。
一般情况之下,大水之后必有大疫,一个处理不当,那是会危及全军的。
做完这些之后,明军也没有进驻城内,而是住进了他们在城外修筑的营垒之内。
城内那些清理出来的房子,是给那些从莱州逃回来的本地人准备的。
在国安官员的努力之下,陆陆续续地有酒泉人从莱州逃了回来,这也是因为徐俊生在莱州对于这些难民驭使过度,使得很多人不逃,就会活生生累死的情况之下才发生的。
毕竟回来,也许还有一条活路。
随着回来的人越来越多,酒泉县城之内,也终于有了一些人气儿。但对于明军来说,这些人,现在可都是负担。因为这些人是完完全全的一无所有,吃穿住行,全部都靠明军接济。
当然,明军也不能白白地养活他们,在这些人的情绪逐渐安抚了下来,并确选出了一些他们信得过的人开始了一定的有秩序的生活之后,明军开始组织他们在酒泉县内清理道路,排除洪涝等等。用这些劳动,换取他们一天的生活报酬。
当然,与在莱州城内的生活比起来,明人这里的劳动,就轻松多了。因为组织这些活动的明军,并清楚齐国具体的工价,所以完全是按照大明本土的薪酬水平来衡量这些酒泉人一天的工作量的,这样一来,这些人在完成了一天的劳动量,拿到报酬之后,不但能保证一天的生活,手里还有了一些余钱。
为了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诚信和正面形象来,明军可是一天一结算的,干完活儿,就能拿到钱。
大明的商人们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赚钱机会的,在大明军队的身后,永远都会跟着一些商队,虽然卖的都是一些针头线脑的日常生活物资,但在战乱区,这些生活物资,恰恰就是最赚钱的。
这些物资在大明完全就是白菜价,当商人们一船一船地运过来上了岸之后,那价格便是打着滚的往上翻,而战区的百姓,是没有什么选择的。
他们想要让自己的生活过得稍微正常一些,这些东西,那就是必须买的。就像铁锅,锅铲,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