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8章 盛世之象(3 / 4)
制力。
从阮富之事之中嗅出了一些味道的秦风,指使王月瑶的商业署,有意无意地开始打压家族性的大商人,将更多的机会给予这些新近出现的新商业模式。
三月,将是大明春试的日子。为了缓解如今大明官员的严重不足,京师大学堂一年举行两次选拔考试,分为春试和秋试,虽然现在各郡都已经开始办起了自己的大学堂,但京师大学堂仍然是读书人的第一选择。
因为只要考入了京师大学堂,基本上就等于提前拿到了一顶乌纱帽,从京师大学堂出去的学员,起点比从其它地方学堂出去的要高出不少。每年在京师大学堂毕业的,各项考核之中能拿到前十的,一般都是留京任职,如果外放,最起码也是一个知县,主政一方。
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京师大学堂,自然就成了读书人们趋之若鹜的地方。大量的各地读书人涌入越京城参加春试秋试,也使得京师大学堂的招生门槛越来越高。
而除了京师大学堂,在越京城,还有另一所大学堂,那就是大明医学院。这个时代,人均寿命仍然是极其低的,而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大夫。
舒畅的宏愿就是大明的每一个村,都要有一个从医学院出去的学生坐镇。每一个县,都要有一个水平不低于太医的大夫主持全县的医疗事业。
平价医疗,让人人都能看得起大夫治得起病,从而提高大明人的平均寿命,增加大明的人口,而太医署的这一项政策,与大明的国策也是交相辉映,现在大明的很多地方,仍然是地广人稀,像桃园郡这种地方,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人口猛增之后,现在又已经呈现下滑趋势了。再想像以前那些四处招揽人过来,已经不现实了,而且朝廷现在也不再允许他们从西地挖人。
医者,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是受人尊敬的,而且,也收入颇丰,以前的时候,要想成为一个医者,不知要跟着师傅干多少年才能学到一些真本事,而现在,大明医学院里,集中了来自明秦两地的医学名家们,将他们毕生的经验编著成书,无偿地教授给这些学生,三年初级班成,便可以当上一个村医,五年中级班成,便可以在县城国立医馆里获得一个职位,再往后的高级班,那就是大明培养的能与过去的太医比美的高级人才了,当然直到现在为止,连中级班都还才刚刚开张。高级班还是没影儿的事情。
但这并不防碍舒畅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去做这件事情。第一家医学院分院已经在雍郡由舒畅的得意门生王凌波成立了起来,主要是培养初级班成员。舒畅计划在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