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银票(2 / 4)
来,朝廷仍然吃力不讨好。”
“陛下,那,那户部要如何做?”苏开荣有些胡涂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要怎样做才行呢?
“为什么一定要使用铜钱呢?”秦风突然冒出了一句话,让面前的两人都有些莫名其妙,不使用铜钱,还能用啥?
“铜钱多不方便啊!一吊钱,便是一千枚,总有半斤重,这要是十吊钱,便是五斤,老百姓们平时如果出个门,身上倒需要挂个褡裢专门装沉重的铜钱了。”秦风又跟着自言自语了一句。
“陛下,如果数额大了,便自然会用金银或者银票。”苏开荣赶紧道。
“银票!”秦风点了点头,一伸手,“苏尚书,你拿些银票来。”
虽然不知道秦风到底要干什么,但苏开荣还是起身,从身后一个抽屉里拿出一叠银票,递给了秦风。
将银票摊开,一张一张地放在大案之上。最小的是一百两面额的,最大的有一万两面额的。
“苏尚书,你可当真有钱,随随便便就能掏出数万两银子来。”看着大案之上的银票,霍光开玩笑地道。
苏开荣紧张地看了一些秦风,见皇帝陛下毫无反应,干笑几声,却不搭理霍光。
“今天我与霍尚书两个去来一碗面馆吃了几碗面。”秦风道:“身上没有铜钱,霍尚书便拿出了一张一百两银子的银票,你这里,最小的也是一百两的,银票最低面额的便是一百两吗?”
“是的,陛下。”苏开荣道。
“为什么都是这种大面额的呢?”秦风有些奇怪地问道。“发行这些银票的钱庄,为什么不发行小面额的银票呢?”
“陛下。”苏开荣拿起一张银票,道:“每一家钱庄的银票,都是不一样的,为了防止有人造假,这些银票在印制的时候,可以说是处处玄机啊,陛下请看,这是我们大明现在最大的昌隆钱庄的银票,里面除了有昌隆两个字的水印之外,还有一些暗语,比方说这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十二个字,便是代表着一年的十二个月,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头必分明这三十个了,代表着每月的三十天等等,而其中这些字的一勾一撇一纳,都有着一些外人所不能道的隐讳,所以不明所以的外人,想要仿制银票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些银票制作起来也颇费功夫,主要是为了大笔银钱的往来而制作的。如果发行小额的,对于钱庄来说,那就是亏本买卖了。而且也没有必要。”
拿着一张银票,秦风翻来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