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记仇的徐杰(3 / 5)
扫视了一下台下众人,已然知道气氛有些凝重,脸上堆出了笑,说道:“昔日欧阳公就是以赋税改革之法富国强兵,今日太师又奏赋税改革之法,诸位可有什么意见?”
在场众人,皆是不语,连谢昉都在皱眉沉思。在场众人多是高官,高官下面自然还有错综复杂的势力,还有许多小官。甚至这些高官,也是从小官过来的。
达官显贵的好日子,主要也靠着这些错综复杂的势力关系,靠着那些小官。小官们管不到钱粮了,达官显贵们的豪奢又从哪里来?
这完全就是釜底抽薪,抽了整个既得利益阶层釜底的薪。
徐杰就这一番禀奏,似乎依然把自己放在了在场所有人的对立面上,甚至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对立面,读书进学考科举做官,真正想着要为生民立命万世太平的远大抱负者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还是光耀门楣,发家致富。甚至连徐狗儿的那些小收入,究其真正的源头,大概也是这么来的。
徐杰禀奏完,回头看着在场所有人,眼神犀利非常。
台上的夏文,也在思索,夏文想得清楚徐杰此法的好处在哪里,更知道徐杰一旦做成此事,自己这个皇帝才是那个最大的得利者,所有夏文又开口说道:“谢相觉得太师此法如何?”
谢昉闻言,看了看徐杰,答道:“臣以为,太师之法,若是真做成了,当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壮举!臣附议!”
徐杰闻言与谢昉点头致意一下。
夏文又问:“吴相觉得太师此法如何?”
吴仲书闻言,微微沉默,答道:“太师此法,于国有益,就是真正改革起来,千难万难。想来太师也知其中难处,若是难处解决不了,只怕难全其功。”
吴仲书之言,是聪明人说的话,两不得罪。但是也说到了正题,要与天下所有官员作对,能成吗?谁又替徐杰去做成?
徐杰已然答道:“吴相公不必担忧,成与不成,只在决心!缉事厂有一把刀可保证此事必成!”
一把悬在所有官员头上的刀,何其有用?
只是徐杰这一语,满场哗然。
激进如徐杰这般的人,大华朝三百年,从来没有一个。甚至汉唐以下,也从未出过一个。
曾几何时,哪朝哪代,士大夫头上还有了一把刀?
连夏文这个正统的读书人都闻言一愣。缉事厂什么时候变成了士大夫头上的刀?
惊讶不已的夏文连忙开口说道:“太师,这般是不是有些不妥,天下之大,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