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6章 白卵研究(2 / 3)
没有结束,隔三岔五就要再来一次,落到地面上的白卵越来越多,每一次小行群坠落,军方都会忙得人仰马翻。
受影响的远不止军方,民间更是不胜其扰,防空警报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响上一阵子,就连北都也不能例外。
各地的电台电视台,各种通讯软件如今不仅要报导天气预报,还要进行陨石预报,每天都会将可能遭到小行星撞击的地区预报一遍。
每一次小行星群抵达地球,生物实验室都要被迫中止实验,所有人员全部撤入安全的地下掩体,什么时候撞击结束,什么时候再出来。
实验室没少被陨石撞击,不过实验室所在的建筑群是以要塞标准建造,小行星又从不整体落地,所以一直也没造成实质上的损失。
后来实验人员厌烦了有事没事就当地老鼠,干脆不管什么陨石陨星,就是一门心思地呆在实验室里搞实验。
实验室不仅自己搞实验,还定期与全球各地的生物实验室沟通交流,通报实验进展,了解最新的实验数据。
通过各大实验室的不断努力,人类对虫树的了解越来越多。
米国实验室发现,普通白卵中的液体只是高能营养液,即不含有膨化病毒,也不含虫类胚胎,完全可以供人类食用。
为了证明这一点,米国实验室有个叫提米的吃货,居然真的找来煎锅,亲手煎营养液吃,据说除了味道一点,其他方面没有任何缺陷。
后来才知道,味道差是因为提米的厨艺渣到极点。
这个消息立刻引爆全球,原本一心消灭白卵的各个国家,改为收集白卵,利用白卵中的营养液养活国民。
但是可以食用的只有普通白卵,一旦白卵接触虫类,就会吸收虫子体内的基因和膨化病毒,膨化病毒会迅速在白卵中增殖,令人类无法再食用白卵营养液。
不过白卵这东西,接触过虫类后就立即扎根,只看外表就可以判断白卵是否处于可食用阶段,从而避免提取含有膨化病毒的营养液。
当然了,白卵外那一圈触须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搞定的,需要一点必要的技巧。
原本被人类弃如敝履白卵突然间变得炙手可热,每一次小行星坠落,全球各地的吃货都会疯拥而出。
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虫类数量远远超过人类,所以只有很少一部分白卵能被人类吃进肚皮。
而且大多数人无法接受来自外星的食物,同样限制了白卵在人类中的消费。
欧洲生物实验室搞了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