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舍利金丹(2 / 3)
了么?”
大白看着他,末了道:“师弟觉得,我这般做,是错是对?”
“师姐心情如果好了些,那便无不妥。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恩怨分明,亦非坏事。”二青如是道。
大白看了他一眼,望着湖面波光粼粼,而后伸手掠了下被湖风吹乱的青丝,道:“虽说有怨报怨,有仇报仇,但我这般做,亦是夺人造化,害人正果,与害人性命,其实并无甚区别。”
“师姐可愿与我仔细说说?”二青问道。
他只算出大白去干坏事,但却没有推断出对方是法海。
不过,虽推算不出来,但他也能猜得到。能与大白结下大恩怨的事情,其实也就只有大白跑到偷盗法海金丹这么个事了。
大白盗丹,与法海结怨,这也不能说她错了,因为法海当初确实是差点害了她性命。虽说法海是捕蛇人,以捕蛇为生,捕蛇杀蛇于他而言,是最正常不过的生存之道。
可不能因为他为了生存而害蛇性命就是对的。
可以理解,但不能赞同。
就像兵灾年代,人饿极了会吃人一样。
饿了要吃,这可以理解,为了活命,吃别人,这都能理解,死道友不死贫道嘛!但理解归理解,这种事情,能赞同吗?
法海前世为捕蛇人,捕蛇为生,很正常。但是,那些被他捕捉住的蛇逃走了,回头找他报仇,又有何错呢?
夺人造化,便等同于害人性命。
是以,这其实也不能说大白做错了,这是法海种下的因,才有今日之果。佛门讲究因果,他想不开,自然难成正果!
听二青问起,大白想了想,也便没有隐瞒,将她小时候被捕蛇人捉住,而后被小牧童救下之事说了出来。
二青知道,那捕蛇人,便是法海,而小牧童,就是将来那位许大官人。后来,为了报许大官人这个恩,大白居然嫁给了他。
当然,也因为嫁给了他,所以才有她的传奇故事。
大白能够推算出法海转世重修,得天帝所赐金丹,而偷偷跑去夺其造化,这说明,她也想起了那个对她有过救命之恩的小牧童。
虽然心里有些不愿意,但二青还是问了句,“师姐既然已经推算出那捕蛇人的转世之身,那可算出那位小牧童的转世之身?”
若他不问,估计大白就要怀疑了。
更何况,报恩这种事情,又不一定非要以身相许。
是以,这时候,自然也没必要顾忌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