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游说(1)(5 / 6)
姓了没有?
元德三年,章丘之变,拿着武器的农民,连济南王的使者和官吏也杀了,连县城都占了。
他们有掉过一根毛吗?
没有!
至于法家的那些政绩狂热追求者,这么多年了,谁闹过什么残民害民的事情?
没有!
反倒是,司马寄主听说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譬如,南阳郡郡守张汤,被他治下的一个三老,举着几杖,从郡守府衙门打到宛邑的城门口。
这位天子的心腹,帝国的两千石,传说有着‘便宜行事’特权,可以先斩后奏的郡守,居然只能狼狈逃窜,连还手也不敢。
被打的第二天,据说张汤还舔着脸去请这位三老过府议事。
连张汤都是如此,其他法家大臣,到了地方,在民众和三老们面前,也只能是夹着尾巴做人,低着头做事。
蛮干的人有,但是,没有人再敢跟秦代一样牛气哄哄了。
窦广国当然也清楚这些事情。
但他却很难理解这些事情。
他总觉得,法家要是上台了,问题肯定会层出不穷。
因为,他的经历和见识告诉他——法家就是麻烦制造者。
而黄老派,天然讨厌麻烦。
“君候啊……”司马季主拿着钓竿,对窦广国说道:“老朽知道君候内心的担忧……但是呢……这个事情,是天子和长平侯的共同决定,您就算反对,恐怕也说不上话……”
这倒是事实!
长平侯周亚夫是大汉朝堂上出了名的犟驴,想要他回头?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假如周亚夫不撤销自己推荐晁错的决定,那么,只要天子支持,其实,他窦广国在这里或者在其他地方埋怨再多,也大约是无用功。
刘氏的皇帝脾气犟起来,别说是他这个姓窦的外戚了。
就是自己的母亲、祖母甚至是父亲,也拉不回来的。
“君候与其担忧晁颍川上台后的问题,倒不如去好好考虑一下,黄老学晚辈的培养吧……”司马季主感叹道:“君候如再不注意这个问题,老朽担心,三五十年后,恐怕世间在无黄老之学,清静无为而无所不为之政恐将沦为绝唱矣!”
窦广国闻言,也是点头。
如今的黄老派的现状,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资质和培养问题,已然触目惊心。
前不久,窦广国曾经做过一个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