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晁错的感激(9000字)(12 / 12)
恐怕也会得寸进尺,生出些更大胆的想法来。
更麻烦的是,本来就蛇鼠两端的其他诸侯,估计看到这样的局面后,也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现在一个吴国裹挟上楚国的军队,就能让朝廷如此被动。
万一齐鲁再不稳,江淮也动摇起来。
这天下就将真的不可收拾了!
刘濞现在的军势是很猛,但还绝对没有将汉室逼到不言和就要灭亡的地步!
更何况,即使真到了那个地步,言和除了速死之外没有别的原因了。
一念至此,天子刘启缓缓的道:“太子所言甚是,自即日起,敢有言和者,视为吴逆党羽,一概诛之!”
天子这话一出,晁错顿时大喜过望。
天子的这个决定,对晁错来说不亚于久旱逢甘霖。
简单的来说,既然主和派被打入另册,那么除了一战,汉室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而战争之中,他的削藩策就是政治正确!
逆袭!
无比狂猛的逆袭!
晁错此刻,在心中真是无比感激太子。(未 完待续 ~^~)
PS: 注1:越夷吾在历史上虽然被刘戊杀了,但他死前曾经上书,将所有的锅都推给了晁错,认为假如不是晁错削藩,诸侯根本不会反。这些话后来被袁盎引用,成为了压倒晁错的最后一根稻草。注2:文帝十五年,黄龙现于成纪,有个叫公孙臣的博士认为这是汉朝的属性是土德的象征。要改服色正朔,但张苍坚持认为汉朝是水德,于是,张苍因此丢官去职。这个事情在武帝朝以后,就成了张苍不识时务,抗拒天时的证据,甚至还成了史记了降低他评价的证明。然而,实际上,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是个什么情况。而这个事情也从侧面证明了,太史公写的史记,其实有着非常浓厚的个人倾向。但谁写书不掺杂私货呢?古人说文以载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