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 动摇(2 / 3)
将面关于张知节的封赏划掉了。原本杨廷和和梁储拟的张知节的封赏规格不高,原本他还以为又要一番口舌之争呢,没想到正德皇帝直接将张知节的封赏给划去了。
难道正德皇帝真的对张知节心有芥蒂?难道张知节的圣眷终于要到头了吗?
不过杨廷和继续看下去才发现,正德皇帝改动的不止这一处,在封赏的最后还有一处被改动了,徐光平的封赏被改动了。
徐光平,一个名闻京城的大少,虽然随军出征了,但是真论功绩都不够这封奏章。但是他最终还是到了封赏的名单,因为辽东报的名单有他。
因为他是张知节的小舅子,但是内阁给徐光平定的封赏也不高,排在了末尾。杨廷和原本在意的是前面,只是大略扫了一眼后面,因为后面的人皇帝可能都不知道是谁。
没想到正德皇帝竟然将徐光平给的封赏改了,实授千户,还给了一个副千户的袭职。
这个封赏也不低了,毕竟徐光平去辽东溜达了一圈,能得一个实授千户还有一个副千户的袭职也算不错了,毕竟徐光平也才十六岁,还没成亲呢。
杨廷和沉吟之后合了奏章,虽然对此有些异议,但是并没有因此去找正德皇帝理论。一个副千户而已,还不值得他劝谏皇帝。
但是杨廷和却在琢磨正德皇帝这其的用意。看到这个改动之后,杨廷和原本认为正德皇帝对张知节心有芥蒂的看法,又动摇了。
但是不管如何,这次的弹劾也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虽然不知道对正德皇帝有没有警醒,但是至少张知节有所警醒了。
关于封赏之事终于定了下来,朝的百官知道之后尽皆愕然,因为竟然没有关于张知节的封赏,这让他们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那些了奏章的官员们懵逼之后感到惊喜,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奏章,所以皇帝才罢了对张知节的封赏?
原来自己竟然这么牛逼?自己竟然从来都不知道。他们激动过后有些感慨,难道圣眷无人能及的昌国公终于栽了?这很可能是一个征兆。
虽然众人谈不幸灾乐祸,但是心还真有些复杂莫名。毕竟张知节像是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朝官员的头,无论是功业还是权力。
毕竟徐光平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多数官员们并不会注意到他,所以这些官员们的第一反应是昌国公圣眷受到了动摇。
当然他们不会以为昌国公的地位此会一落千丈,毕竟昌国公的功劳在那里。但是他的圣眷减弱了之后,至少不会让人想到敢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