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或许有诈(四千字)(2 / 5)
会晤。
经过与虎贲军接触,赵鸿儒并没有发现什么端倪,相反,浏览张博凌寄来的书信,从中看到虎贲军满满的诚意。
将事情全部汇报给林枫后,赵鸿儒********准备招降之事了。
在他看来,既然张博凌信中诚意满满,接下来,双方该谈的事情,便是虎贲军何事投降,燕军付出什么代价了。
万里晴空,没有半点白色云彩,温暖的阳光照在人身上,舒服极了。
赵燕两国将领,张博凌与赵鸿儒在两军中央相隔的宽敞地带会晤。
双方敌对半年多,首次谋面却是为商谈虎贲军招降之事,放在从前,简直不敢想象。
当然,两方也抱有不同心思,赵鸿儒真心希望招降虎贲军,张博凌却必须按照李牧要求拖延时间。
燕军提起在双方会晤的地方搭建了帐篷,张博凌与赵鸿儒带来的部队,均守在军帐之外。
军帐内,两人对面而坐,副将坐在旁边。
两人寒暄片刻,赵鸿儒开门见山问道:“张将军,今日按照约定准时前来,表面北方虎贲军正式决定向燕军投降,赵某对将军举动表示欢迎。”
李牧麾下十余万虎贲军投降,不但能够迅速改变赵燕两国北方格局,燕军也不必征战沙场,减少燕军伤亡不说,还会加速兼并赵国,
此乃一举两得的事情,赵鸿儒打心眼里的高兴。
“赵将军说错了,虎贲军有投降燕军的想法,却没有正式投降,双方条件没有谈妥之前,虎贲军依然不会投降燕军,所以,虎贲军是否投降燕军,全看赵将军是否能够满足虎贲军条件。”张博凌提醒赵鸿儒言语中失误。
瞧着面前不足三十岁的将军,他内心有点复杂,诸侯国之间,老一代将军逐渐落幕,新一代将军却少有能够独当一面之人,唯有燕国,除了冯异年纪较大外,赵鸿儒,侯铭封,张羽,冯石虎等将领,年纪皆在三十左右。
随着老一代将军渐渐退出战场,未来将会是新人的天下,赵鸿儒等将领,将会是这些人中的翘楚。
诸侯国中,年轻一辈,将没有多少人,能够与他们争锋。
尽管他也不支持投降燕国,但是,不得不承认,未来,燕国会是诸侯国中最有潜力,最有希望实现大一统的诸侯国。
此刻,望着赵鸿儒,他甚至在想,大将军决定投靠宋国,是不是把事情想的太简单,太轻率了。
赵鸿儒不晓得张博凌在思考什么,笑着问道:“既然张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