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一个时代的终结(上)(2 / 3)
大臣们则是哭声响成一片,随即整个翠微宫也沉浸在一片悲痛的气氛之中。
“父皇~”等到李治反应过来,当下也是悲呼一声冲进殿中,李休和长孙无忌担心他出什么事情,当下也急忙跟着进去,结果只见李治跪在李世民的床前痛哭不已,无论两人怎么劝他都不愿意站起来。
最后好不容易等到李治哭累了,这才在李休和长孙无忌的搀扶下站起来,只是当看到李世民安详的面孔时,他却还是禁不住泪如泉涌。
“先生、舅舅,我现在悲痛欲绝,实在没办法处理事情,父皇的葬礼就交给你们了!”李治这时强忍着悲痛对李休和长孙无忌道,李世民的葬礼需要重臣来处理,而李休和长孙无忌则是最合适的人选。
“太子放心,葬礼的事情就交给我和驸马吧,不过当务之急却不是陛下的葬礼,而是太子要举行登基大典,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啊!”长孙无忌这时再次开口劝道,按照大唐的礼仪,皇帝去世之后,第一件事不是处理葬礼,而是让新皇登基,这样才能稳定人心,也避免因皇位再生出什么乱子。
“父皇去世,我哪还有什么心思登基啊?”李治这时却是流着眼泪道,他说的也是真心话,现在的他满心悲痛,的确没有什么登基的心思。
“太子,一切都要双局为重,只有你登基了,大唐的江山才能稳固下来,陛下也能走的更安心!”李休这时也开口劝说道,现在可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哪怕再怎么悲痛,也要把正事先做完。
看到连李休也这么说,李治这时终于点了点头道:“好吧,既然如此,那就召礼部尚书进来,商量一下明天举行登基大典的事情,另外葬礼的事也不能耽搁,还请先生和舅舅你们多费心了!”
李治说到最后时,眼泪也禁不住再次流了出来,他是个重感情的人,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而且相比李世民,他有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从而会感情用事,这对于一个帝王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太子放心,陛下的葬礼有我们来处理就行了,您还是先准备登基的事宜!”长孙无忌当下再次开口道,他这时其实也十分的悲痛,不过他却是个十分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这点他倒是和李世民十分相像。
当下李治点了点头,随后就让人召来礼部尚书商议登基的事,而李休和长孙无忌则开始处理李世民的身后事,其实早在李世民重病之时,这些事情就已经开始准备了,比如棺椁就已经准备好了,所以倒也不显得慌乱。
“陛下走的时候面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