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章 最后一步(下)(3 / 4)
当然上面的这些只是李休奏折上的一个大概,具体实施的细则还有很多,比如先近后远、徐徐北上,另外还有修路、筑城,以及日后对草原人的统治办法等等,上面都有详细的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奏折上还提到一个十分恐怖的办法,那就是利用宗教来控制草原的人口,当初李休建议打压佛道两教,其中许多僧人反对,结果被朝廷流放到草原上,而且这个政策也一直没停过,只要地方上的佛教势力太大,僧人数量超过朝廷的预设,朝廷就会派人将这些僧人流放到草原上。
这些僧人不但精通佛法,而且很多都精通医术,再加上草原上本来就天灾**不断,草原人又十分的愚昧,结果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佛教就在草原上遍地开花,很多大部落都将大唐流放的僧人当成坐上宾,主动出钱为他们修建庙宇,不少草原人也投身寺庙侍奉佛祖,这也使得草原上的佛教更加兴盛。
李休当初之所以建议打压宗教,除了宗教对大唐的威胁外,也的确存了祸水东引的心思,现在草原上佛教兴盛,也正合了他的心意,所以他在奏折上建议鼓励草原人出家为僧,每家只允许留下一个男丁,这几乎就是照抄后世满清对付蒙古人的办法,而且效果显著,蒙古人从清初的三百万人,到清末却已经锐减到不到百万人。
以宗教控制草原人口的办法记载在奏折的最后面,而且被标为“隐策”,也就是见不得人的办法,这种办法可以去做,但绝对不能承认,而且除了宗教外,李休还有其它的办法,比如强迫归附的草原人改汉姓、说汉语、穿汉服等等,户籍上与汉民不做区别,另外还有鼓励汉人迁移到北方定居,只要他们愿意迁移,就赏赐田地、牧场等等。
等到长孙无忌和李治看完李休的这份奏折后,两人也都不由得长出了口气,特别是李治这时更是用一种异样的目光打量着李休,过了好一会儿,似乎想问什么,但却又不好意思开口。
李休这时也发现了李治的异样,当下略一思量就明白了过来,于是只见他这时一笑道:“太子你是不是觉得我的这些策略太过残忍了?”
“这个……”李治听到李休的话却是迟疑了一下,随后终于还是鼓起勇气道,“先生为了我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吞并草原也事在必行,只不过后面那些以佛教控制草原的人口,用重曲、行汉礼等事在学生看来的确有些残忍。”
“呵呵,雉奴你要记住,身为帝王,你的仁慈只能对大唐的百姓,那些草原人暂时还不是大唐的百姓,对他们就没必要仁慈,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