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节度使(3 / 4)
度使也没能在地方形成自己的派系,因此刚开始时大唐并不担心这些节度使坐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唐中央兵力衰弱,各地节度使也形成自己的势力,甚至父子相传,如此一来,就形成一个个国中之国,对大唐皇帝的命令也可以无视,如此一来,大唐就重演了当初周天子的悲剧。
“节度使!节度使!”李休轻声自语道,一边走也一边思考着节度使这个官职的必要性,军政大权集于一身,自然更方便节度使行事,也方便他们打击外敌的入侵,不用事事都要向朝廷请示,从这一方面来看自然是好的,但权力过大,日后自然也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之所以设置节度使这个特殊的官职,第一是大唐的国土太大,地方与中央的沟通不畅,第二则是以前大唐边患不断,直到这几年才开始减少,日后也会更少,所以倒也不足为虑,看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解决交通与消息传递方面的问题!”李休这时再次自语道。
不过说到最后时,李休却不由得露出几分苦笑,因为以大唐这个时代的科技,想要解决交通和信息传递的问题简直太难了,飞奴司虽然可以用信鸽传递消息,但信鸽很容易受到天气、天敌等影响,很多时候信鸽都到不了目的地,至于交通就更惨了,哪怕是官道,几天的大雨一下,道路也变得泥泞不堪,根本无法通行。
“大唐虽然强盛,但前进的道路依然十分坎坷啊!”李休最后也不由得再次感慨一声道,不过说到这里时,他忽然又有些自嘲的一笑,自己都已经决定要远离朝堂这个是非之地了,有时却还在为这些朝堂上的事担忧,想想还真有些可笑。
离开了太原之后,李休他们一路上走的很慢,关键是运输窦皇后棺椁的灵车不能走的太快,甚至遇到道路不平时,还要让当地的官员组织民夫平路,据说是窦皇后的棺椁不能有任何的颠簸,否则会惊扰到皇后的在天之灵,当然对于这种说法,李休自然是不信的,不过一些钦天临和礼部的官员却说的是煞有介事,谁也不敢在这件事上和他们争论。
薛仁贵也与李休一起去长安,路上走的慢,李晋也感觉十分无聊,所以就边走边向薛仁贵请教骑射与武艺,有时等待修路时,他们干脆骑马去附近的山林打猎,有薛仁贵这样的保镖在,李休倒也不担心李晋的安全。
李休他们这一路上走走停停,足足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终于回到了长安,这时已经十一月底了,还有一个月就要过年了,不过李世民接到李休他们回来的消息,还是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