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零零章 繁复至极之朝仪(1 / 4)
虽说王安通知众人,说是大朝会,不过这个大朝会可不是真正意义的大朝会。
大朝会通常只在正旦、冬至和万寿节才会举行,万寿节也是皇帝的生日那天了。
除了大朝会,便是朔望朝,时间在每个月的初一十五,跟大朝会差不多,朔望朝也在皇极殿举行,内容也差不多,是说说好话,给皇帝拍拍马屁,歌功颂德之类的,并不会讨论政事。
真正讨论政事的,也是我们较熟悉的朝会,其实叫做常朝,也叫早朝,不过大明朝的官员很苦逼,除了早朝之外,还有午朝和晚朝,只是后来皇帝越来越懒,也渐渐取消了午朝和晚朝。
王安之所以将常朝说成大朝会,完全是因为朱翊钧太厌烦这些大臣,已经很久没有早朝,平日里有事,通常只跟阁臣们商量,或者单独召见各部尚书,甚至连这些人都不见,凡事奏,他批阅,再下发处理意见,或者让太监出面,仅此而已。
如此一来,官员们也很少能够见到皇帝,阁臣或者部分官员被召见,开小会,便叫做小朝会,常朝早朝也变成了王安口的大朝会了。
李秘可没过朝,昨夜便问了徐庶,他不是个爱面子的人,与面子相,实实在在的好处才是要紧的。
徐庶是何等人也,对朝会流程自是非常熟悉的,便与李秘说了个清楚明白,李秘底气也足了。
他早知道大明官员辛苦,可没想到京官更辛苦,因为五更天他们必须起来朝,五更天也是凌晨三点到五点,所有京官,无论大小,都有朝的义务,而且来京述职的外省官员同样需要朝!
这么加起来,朝的人数可千了,场面堪称壮观,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入殿,大部分照着大小尊卑,从内而外地排列,官位低的自然是看不见皇帝,也听不到皇帝说话,不过是在殿外凑热闹罢了。
李秘也算是勤奋的人,从不懈怠,即便武举是为了混个出身,他也是早晚温书练功,从不敢偷懒啊,只是让他每日里三点起床去班,长年累月如此,还是吃不消的。
也来不及吃早饭,李秘早早起床,听了徐庶提点,也不穿那身飞鱼服,而是换七八成新的绿色官服,便出了门。
没有牛车马车,李秘便在街走着,本以为冷冷清清,谁知道街已经有些热闹起来,皇城前头不少早点摊子,其实都是以朝官员为主要顾客的。
李秘对这些小摊点也很感兴趣,只不过跟那些个官员并不相识,他这身绿色官服,也没人理会他。
好在孙志孺,也是徐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