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前往杭州踢场子(1 / 5)
虽然在项穆老爷子这里得到了不少讯息,然则李秘心也难免打鼓,若这陆墓果真是孙和的疑冢,是否意味着照壁后头那个是陆逊?
要知道三国志里头不是帝王却又单独立传的便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蜀国的卧龙诸葛,而另一个便是东吴的陆逊陆伯言了。
御赐丹书铁劵以嘉赏功臣重臣,这也是古来有之,陆逊手里拿着铁券也无可厚非,可手里拿着大圭有些僭越之嫌了。
再者说了,孙和虽然是孙权的儿子,但毕竟是废太子,死得也不光彩,即便是他的大圭,也不该拿在陆逊的手里。
而且既然是疑冢,那便是假的,难道还让真的陆逊来守陵不成?加此二人死亡时期不一样,也更是疑点重重。
更让李秘好的是,这分明是空白纯净的玉圭,项穆为何能如此确定?
项穆之所以如此赏识李秘,很大原因是跟李秘相处起来非常舒服,这种舒服体现在李秘是个聪明人,但又不卖弄,不懂问,而且脸的疑惑不解也让项穆非常的得意。
在这样捧场的观众面前,做一些解密的勾当,才能获取满满的成感。
收藏家其实都有一颗显摆卖弄之心,而李秘是最好的显摆对象!
项穆将李秘拉了过来,又取过一张白纸,将砚台里的墨汁全都泼了去,而后朝李秘道。
“你再看看这玉圭便知道其奥秘了。”
李秘也不明所以,此时全神贯注盯着那玉圭一看,不由啧啧称!
这玉圭虽然是黄玉,但通透性很好,晶莹透亮,日光照耀之下,穿透大圭,投射到黑墨之,竟投影出几行字来!
字乃是小篆写,李秘也不认得,但李秘知道,三国时期已经开始用隶书,正式公或者严肃的场合,才会用小篆,大圭用小篆也并不怪。
见得李秘恍然,项穆也欣慰地笑了:“正是这两行小篆,让我证实了这便是东吴废太子孙和的大圭。”
即便他被废黜,仍旧是王爵,大圭虽然有僭越之嫌,但前番也说过,玉圭也各有不同,这方大圭属于孙和,是半点疑问都没有的。
“这大圭也算是极其重要的贴身信物,这么重要的东西都出现了,又有陆逊守陵,这里为何还只是疑冢而不是真的王陵?”
项穆呵呵一笑,朝李秘解惑道:“这你外行了,帝王陵寝都是有规制的,葬在哪里,葬礼如何,都有严格的要求,照着周礼来执行,又岂会随便乱葬,这些贴身信物不过是增加疑冢的可信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