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对饮闲谈晓真意(3 / 4)
但嘉靖也有自己的难处,改口将伯父尊为皇考,亲生父亲却只能叫叔叔,这在古时是非常不孝的,而不孝可是道义的大罪,更何况还是皇帝!
这场史称“大礼议”的扯皮持续了三四年,虽然嘉靖皇帝最后赢了,但与武百官的梁子算是结下了,所以他便躲在内宫之,与武百官玩躲猫猫。
虽然他不朝,但并不代表他不做事,事实嘉靖皇帝是非常聪明而腹黑的一个皇帝,时常躲在暗处,朝臣急得抓耳挠腮,忙得焦头烂额,他却是笑呵呵看热闹。
而万历皇帝也是如此,之所以不朝,同样是因为与武百官怄气,不过怄气却是因为国本之争。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件好事,因为皇帝也不能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朝臣们对皇帝有着约束能力,这是其他朝代所无法拟的优越性。
大明朝的政治制度或许同样有着不少缺点,但在这一点来说,是非常进步的。
闲话也漫提,李秘之所以想到这些,只是为了思考妖书案背后的意义,这个意义是建立在万历皇帝与朝臣们对立储之事的分歧的。
妖书案正是将这种分歧彻底放大,随着两次妖书案的发酵,国本之争也是愈演愈烈。
如果说妖书案是群英会发起的,那么群英会的目的又是甚么?
在这种情况下,无非是选边站,要么支持武百官,支持册立皇长子朱常洛,要么是选择站在皇帝陛下这边。
群英会究竟是站在哪一边,李秘不需要深思都知道,他也终于明白,为何万历皇帝要召见周瑜了!
李秘虽然故作镇定,但一口菜终究是停在嘴边,周瑜见得此状,便朝李秘道。
“看来你终究还是想明白了。”
是啊,李秘终究是想明白了,万历皇帝召见周瑜,是选择了群英会的帮助,希望能够让福王朱常洵当太子。
李秘非但想明白了这一点,他甚至很清楚,最终胜利的会是朱常洛,而朱常洛当皇帝只是短短二十几天,便因为红丸案而暴毙,若换成福王朱常洵来当皇帝,或许会长久一些,但福王也有着自己的性格缺陷。
朝堂武百官虽然也不全是好人,但这么多人反对朱常洵当太子,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最直接来看,起码能说明朱常洵并不符合当下群臣们的期许。
也是说,福王朱常洵在武百官眼里,不会是个好皇帝。
因为朱常洛是万历皇帝一时冲动,临幸了宫女才生下来的,万历皇帝甚至一度否认,不承认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