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书吏强留四句诗(2 / 4)
李秘连他们的教派都一清二楚,甚至连他在教是枢机助祭都知道,这年轻人必是博学之人,又岂会不懂吟诗?
然而简定雍却是知道李秘底细的,李秘虽然破案有料,侦查是好手,甚至拳脚也不赖,平日里也是思妙想,天马行空,可吟诗作赋这种事,李秘可是从未展现过的!
简定雍到底也是官出身,在这件事的立场,与在场绝大部分人雅士是一致的。
所以他也朝李秘道:“李秘,你也不必勉强,我知你有心便好。”
李秘见得此状,也呵呵一笑道:“既然明府也这般说,那小人也不必献丑了,这杯酒我喝了。”
众人见得李秘如此,才松了一口气,仿佛总算是保住了坛的清白一般!
王士肃见得此状,也是哈哈大笑,说了几句安抚的话,便点了下一个人,仿佛少了李秘来搅和,又成了坛盛事一般!
罗儒望到底是有些失望的,不过他是个“外来和尚”,素来保持立,也不好替李秘说话,见得李秘趁着别人出去方便而黯然离席的背影,罗儒望也难免轻叹。
张孙绳距离罗儒望最近,见得如此,也朝罗儒望问道:“神甫何以如此?”
罗儒望也不瞒这位府尹大人,毕竟他在南京的传教,全都依赖这些官员来支持,便如实相告道。
“这是一位可敬的年轻人,受到如此鄙夷,实在让人叹息……”
张孙绳虽然也是官,但他在云南担任过布政使司,云南那地方教育程度相对落后,少数民族聚居,科举成绩也不内地,风也没那么昌盛。
张孙绳也时常受人鄙夷,总觉得他与蛮夷生番走得近了,便失了人的风流。
此时听得罗儒望这发自肺腑的言语,对李秘也有些同情起来,不过他到底是身居高位的人物,惋惜归惋惜,同情归同情,不知道李秘诗作水准之前,也不可能把李秘给拉回来。
若李秘诗词不过关,把他拉回来,不过是再次羞辱他罢了。
见得张孙绳不言语,坐在王士肃席边的郑姑娘,此时也暗喜起来,今番表哥可算是夺回了风头了!
李秘此时已经走到门口,却刻意慢了下来。
他心已经准备好了诗词,又岂能不拿出来用一用!
虽然王士肃和那些个人把他拒之门外,但并不代表这么算了!
因为门口还有一群人在等着呢!
这些都是衙门里的书手,专门负责记录与会情况,将这些个人墨客在宴席的诗词都给记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