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二堂挺身献谋计(3 / 4)
然而李秘所献之策,那些最困难的部分,都交给了胥吏们完成,而简定雍需要独自面对苦主,给了他一种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的感觉,使得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简定雍也不是愚钝昏庸之人,虽然没有回头,但还是问道:“这方案并非项穆老大人所拟,而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吧?”
李秘不由微微惊愕,不过他要的是简定雍看到他的才能,此时也笑道:“大人又是如何看出来的?”
简定雍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因为本官任伊始,第一个拜访的便是项老大人,在项府喝了一口茶出来了,项老大人又怎会主动为我排忧解难...”
作为一县父母,到了项府竟然受到冷遇,足见项穆的地位是多么尊崇,但同时也反映出简定雍的人品,能够将这么丢脸的事情淡然说出口,这样的官员,想必不会差到哪里去。
与李秘乘坐项穆的私轿过来相,这样的境遇差距实在有点大,他也不怕被李秘下去,可见简定雍的心胸还是较开阔的了。
“别的也不提了,既然项穆老大人能够做了这份字迹鉴定,足见此案内有蹊跷,你有足够的证据来说服项穆大人,本官也不能坐视不管,都详细说与本官知晓吧。”
简定雍说出此话来,李秘终于是安心了,便将张氏挑选目标,传递密信,交由张家杀手,刺杀倭寇细作,却又极有可能被反杀的事情始末,全都说将出来。
简定雍没想到一起寻常死案,竟然还有这般跌宕的内情,更是牵扯出边防大事来,不禁有些心惊。
苏州府也曾受到倭寇的侵害,苏浙与福建都是倭寇掠夺的重灾区,防范倭寇乃是地方官府与边防卫所的第一要务。
早先有些官员和武将,为了掠夺军功,不惜将沿海流民当成倭寇杀掉,以此得以晋升,可见朝廷对倭寇是多么痛恨,而剿杀倭寇也成为了地方官员踏青云路的捷径!
若这桩事情办得好,说不得他简定雍还有高升的机会呢!
往时他不愿沾碰张氏的案子,倒不是因为避重轻,更不是玩忽职守,实在是无从查起,陈实的遗书又很是确凿,足以定案。
可如今牵扯到倭寇,又有项穆这个权威人士的字迹鉴定结果,足够让他重启张氏的案子了!
事情也果真如李秘预料的那般,他们出了县衙门口来,那些个苦主登时哭天抢地,只是一味喊冤。
简定雍见得这等阵仗,到底是有些怯场,不过拿出官威来之后,这些个苦主也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