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代朝廷还债(3 / 5)
丘八,没必要你这么低声下气的结交,发一道转牌让他们到大同听令是了,谁敢不去的将来再一个个收拾。”
“没有了,十七路商帮只剩这一路了。这趟山西走完,将来或许会多出几路商帮,也可能连这最后一路都没了。他们这些人是真正意义的死士,跟春秋年间那些人差不多,唯一的差别是,朝廷没怎么养过他们。”
听着范进的陈述,看着眼前那口樟木箱子以及里面那些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回来的情报,张舜卿的眉头再次皱成一个疙瘩。
“不对……事情不该是如此的。爹爹自掌枢以来,向来注重边事,即便太仓紧张,也尽力腾挪,让九边物资充沛。于兵将士卒的待遇也极为重视,生怕他们受了饥寒。怎么会这样?郑范溪一家三本兵,不是个颟顸之人,怎么做事如此糊涂?”
“这不是岳父的问题,像不是郑范溪的问题一样。其实连这些人也不曾把仇恨放在郑洛身,这件事从程序,谁都没做错什么?边军查禁走私有错么?身为军门预防虏骑寇关,严肃边禁有错么?以这些商队自己说,他们运输的货物里确实以禁物为主,包括能被北虏炼成箭头的铁料,以及草原各部急需的粮食、药材。可以说这些物资流入草原,北虏能少死很多人,反过来,我们要多死很多人。如果这件事被京里的学生知道,一定会说这些商人死有余辜,砍头都是便宜的。”
“简单一句话,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道理是否讲得通的问题。大道理是在家里讲的,出了门要认清实际。眼下的实际是这些人的存在挡了一些人的路,然后那些人找了大道理作为武器攻击他们,谋害他们的性命。我虽然是巡按,在这件事却没办法站出来为他们撑腰,如果我敢说一句走私禁物没问题,立刻会被人抓住把柄攻击。保下王邦屏已经很麻烦了,为了那些死人要说法根本办不到。所以我只能对待他们好一点,算是给他们的补偿。”
张舜卿道:“好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不用拐弯抹角。我不会跟他们发脾气,那些女孩愿意做护卫由得她们,是告诉她们不要离我太近好了,身的味道太重,进了城得让她们好好洗洗。”
范进将头靠在车壁,自言自语道:“该好好洗洗的不止是她们,也包括咱们脚下这片土地。你感觉没有,整个山西像是个铁桶,不管我们用多大的力气,都很难影响到铁桶里面的一切。我们投入多少物资,或是使用什么政策,在这里都得不到反馈。这里有自己的行事规则,按照他们的规则走,局面或许很糟,但表面可以维持。如果硬要改变的话,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