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范进的平凡生活 > 第四百七十二章 冬至(中)

第四百七十二章 冬至(中)(3 / 5)

。毕竟自己如今已是衣冠众人,做事总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对得起纱帽补服。

“宋国富?”

低头看去,最面的一张状纸,告的是扬州盐商宋国富。对于这个名字范进自然不陌生,毕竟次路过扬州时,从张舜卿那已经知道这位号称大明财神的巨贾存在。

盐作为刚需商品,在封建王朝始终是暴利行业。区别是这个利润要么被朝廷直接控制,要么在盐商手里,被朝廷抽税。明朝的食盐交易,介乎于两者之间,从国朝开始实行的开法,是一种利益的交换。虽然从表面看,开法允许盐商自己卖盐,朝廷不直接控制,但是实际操作,从盐商支盐到盐商行盐,全都处于朝廷控制范围之内,自己可控制的地方很少。

商人一方面要承担运输米粮到边关的重担,另一方面,换回来的盐引也未必能够真能赚到钱。有了盐引只是获取了买盐资格,能否买到盐那是另一回事。明朝一直到当下,都把盐引作为一种福利发放给朝廷里的勋贵以及亲王宗室又或是宫得宠太监。那些亲王虽然自己不能离开藩地,但是可以派家里下人管家之类,拿了盐引去支盐贩盐,他们所获取的盐引往往是计划外增发引,不在每年计划的正引范围内,但是支盐时又享受优先支取权力,跟其他商人根本不是平等竞争。

以范进的好朋友徐维志举例,魏国公府每年都会获取江宁户部发放的淮北盐引,作为自己的福利。在过去,淮北盐是大明质量最为乘的食盐,价格也最高。现在虽然在范进的影响下,粤盐可以和淮北盐打个平手,但是习惯使然,大多数江南商人还是认淮北盐。

淮北盐产量有限,大家都在等,不管是开法前还是正德朝罢开后,正常的支盐流程都是按照输送粮草的先后顺序在盐运衙门排队,按照先来后到支盐。可是勋贵引和亲王引乃至太监引根本不受这个限制,随到随支,并且超引支盐。超出引额一倍支取都要算是胆小如鼠的典范,像是武清侯李伟这种皇帝的外公,没引也一样支盐,根本不用考虑盐引数字是什么东西。

再者,一般商人销盐必须遵守自己的引岸,也是行盐区,勋贵这些关系户是想卖到哪里卖到哪里,根本没人能管。所以正常商人对这种非正常商人,竞争结果只能是一败涂地。在开法实行期间,乃至有爷爷辈送粮到边关,孙子辈还没有领到盐的现象发生。

正德年间开法的废除实际是朝廷信用的破产,大家已经不愿意去给边关送粮换引,废除开只能算是迫不得已,在那之后之所以恢复不了开法,也是这个原因,朝廷没有了公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