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门生与座主(上)(2 / 5)
贴在郑家有点不伦不类。不过郑家本就不是书香门第,犯这种错误,没人会去挑刺,也没人跟他们一般见识。
听到范进回来的消息,院落里的人也都迎了出来,向着范进道喜。小姑娘兴奋地抱出了一盘又一盘的鞭炮,在门首摆开一字长蛇阵,粗略估计也在十万响上下。摆好炮仗的小丫头拿着鞭杆子香要去点药捻,结果香被范进一半手夺过来交给范志高,虽然如此,小姑娘并没觉得委屈,反倒是笑的更欢。
在鞭炮声中,范进与自己家的仆人,两下互相叙述了一下分别情形。彼此倒是都没什么大事。发榜那天,有报喜的到郑家,通知了范进高中会元的消息,范志高代表范进赏了十两纹银。其后就是有几个请贴送过来,不过言辞不算十分恳切,属于去不去两可。至于张居正那,对范进这个会元不闻不问,没什么消息过来。
郑家这面也一切安好,范进提供了本钱和创意,郑国泰负责出力气,偶尔范家的仆人也会帮把手。目前郑家的小吃已经有了固定食客,收入虽然不算太多,但细水长流,已经看到了希望。
一到京里范进就发现,前世自己喜好的本地食物现在大多还没出现,给自己留下了很大发展空间。一个举子总不能到街上摆摊卖卤煮炒肝,这种事必须找个代言人。
到范进现在这个地步,摆小吃摊赚的钱他已经看不到眼里,也没多大帮助。他推行这些食物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自己口腹之欲,另一方面,也是做一个尝试,看看后世那些京城美食,在眼下是否能被四九城爷们所接受。如果能,自己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行动,在京师开设大酒楼。
炒肝这种食物技术难度不高,范进教授了郑家人之后,又通过李氏以及钱采茵等人的关系做了下推广,在初期造势上来讲,基本没有哪家小吃能与郑家颉颃。毕竟要不是范进的面子,李氏怎么可能替这么个食物去说话。
但是市场打开是打开,能否立的住,关键还是要看自己。人情面子只能维持一时,维持不了一世,东西不好全是枉然。范进尝过郑家人做的炒肝,跟他前世吃的相比,不算是好,跟那些百年老店老字号比不了,但是也算是中等,就是不知眼下在大明如何。
其实从明到清,不管朝代怎么变化,人的饮食习惯上,差距不会特别明显的改观。能在清朝大火的食物,在明朝怎么也不会差劲到哪去。而且比起京师的高物价来说,炒肝经济实惠,也着实符合百姓需求。
郑承宪身体不大好,不能亲自操作,现在主要是范进的两个仆人帮忙准备,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