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至关重要(3 / 4)
大陈分封了数十个节度使,经年累月下来,这些节度使半独立的统治着自己的辖地,蓄养兵马,经营一方,说起来,他们对朝廷倒也有功,可这一个个半独立的王国,陈凯之却深知,一世的前车之鉴,这节度使迟早会成为大陈的心腹大患,所以自登基以来,陈凯之一直都在和内阁暗磋商着节度使的问题,思来想去,想要以最小的损失解决这个问题,只能用到推恩令了。
陈凯之随即道:“张卿家的意思是,召集各路节度使到京,这可能和那杨太公有关,又或者说,这可能是杨太公想要颠覆我大陈的核心所在?”
“臣不敢断言。”张千户忙道:“臣只是知道,这些节度使,便是干柴,他们多少对陛下有所顾虑。倘若推恩令实施,他们也能看出害处,而这干柴,却被人抱到了京师,倘若沾染了点火星,那岂不是……”
这个形容倒是令陈凯之再次欣赏地看了张千户一眼,他颔首点头道:“所以你认为,这是朕失策的地方。”
“也不尽然。”张千户连忙摇头道:“陛下在平定关不久,正是名震天下之时,此时推行推恩令,实是最佳的时机,算有人不满,怕也不敢轻举妄动,可一旦推行,他们算要妄动,也已经迟了,所以卑下以为,这确实是最好的时机。现在的问题却是,此时虽是最好时机,可若是这些人有了主心骨,却又大大不同了,若是这个时候,有人给了他们希望呢?”
陈凯之不禁微微一笑,颔首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现在的确是最好的时机,这些人,绝不敢轻举妄动的,可若是有人冒出来呼应,成了他们的主心骨,那显然不同了。问题在于,这个人必须得有足够的能量,也足以保证事成之后,能够稳住天下的时局,像这样的人,真算起来,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了。”
只是……陈凯之随即摇了摇头道:“不对,能安天下者,首先必须得权倾天下,而且还非要有皇族参与,可而今,这天下之,有足够的资格安定天下的皇族,譬如赵王,赵王现在在济北,他远离了洛阳,绝不会是他,其他几个亲王,倒也颇有一些资格,如梁王等人,可在朕看来,他们实在过于平庸,朕并非是瞧不起他们,只是觉得,他们定当没有这个胆量。这样细细想来……似乎再没有其他人了。”
“有一个人……”张千户抬眸,凝视着陈凯之,像是有那么一点忌讳,犹豫了一下,才一字一句地道:“若是这个人,那么……足以给人信心了。”
陈凯之下意识的皱起眉来,一双黑亮的眼眸也微微张大了一些,张千户的提醒,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