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水落石出(2 / 4)
的总称。
“有有有,什么都有。”店伙连连点头。
陈凯之颔首,这时,菜已端了来,众人动了筷子,邓健还是老样子,一见到满桌的菜肴,便忍不住食指大动,倒是陈贽敬显得含蓄,而那衍圣公则是心事重重,只是勉强吃了两口。
吃饱喝足,继续启程,陈凯之在马车里,眯着眼打盹,再往前,那济北城便遥遥在望了。
这座靠近海滨又依托着黄河、运河,三川汇聚,城没有城墙,显然……城墙也实在没有必要,倒不是因为没有安全的疑虑,而是城市的规模不断在扩大,以至于修筑城墙,根本无法追城区面积的扩大,何况,这等商业城市,最首要的,是城内的交通四通八达,一旦修筑城墙,难免会造成交通的不便,当初陈凯之曾有过命令,暂不得修建城墙。
陈贽敬等人远远的看着这城的轮廓,竟也诧异了,他们原以为,济北该是不毛之地,因为想当年,大陈夺回济北三府时,这里确实是十室九空,可谁曾想到……今日一见,却发现全然不是如此。
这建面之洛阳似乎更加宏大的城市,人行接踵,车马如流,无数的建筑绵绵,随着早已规划好的道路,延伸至天边,嘈杂的声音,没有停歇,笔直的道路,人的行走速度极快,再远处,则是工坊的烟囱里冒着浓浓的烟雾滚滚。
陈贽敬不太喜欢这里,这里给他的感觉,太闹了。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不得不意识到,这座拔地而起的城市,之洛阳,虽少了雄伟和庄严,却多了数不尽的繁华。
进出城市的人,心无旁骛,到处都是穿着短衫的人,只有极少穿着长衫的儒生,他们行色匆匆,似乎早有目标,所以对于进出城市的人,连侧目都不肯。
这里用街道,区分出了一个个方块形的街坊,而每一个街坊,似乎各有风情,有的街坊,乃是燕人的商贾聚集,有的则是江南人的商贾抱团而居,还有的则是密密麻麻的楼宇,似乎是这里的匠人们居住的。
街面隔三差五,都有差役巡守,他们目光警惕,却也几乎不会惊扰行人。
而这时,已有一队人马而来,十几个人,围着一辆车,车停了,一人下了车来,见到了陈凯之,快步前,行礼:“臣杨彪,见过陛下。”
杨彪……
堂堂的内阁大学士,最重要的,还是驻在济北,实际整个济北的真正管理者,他跑来迎圣,一辆车马,带着十几个从人,在这熙熙攘攘的街道,还真是任性的很……
陈贽敬看的眼睛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