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绵里藏针(1更求月票)(3 / 4)
,春闱已至。
第一场考,乃是试,即是最重要的时,而到了次日,则是武试的兵略。
至于其他各科,亦是时间犬牙交错,而最后一场,则是压轴的骑射。
骑射之所以成为压轴,是因为无论试还是武试,终究是没有什么观赏性的,唯独这骑射,反而最牵动人心,王公贵族们,难得娱乐,便将这当做一次消遣。
这一天,陈凯之大清早起来了,虽是寒风刺骨的冬季已过,但是春分里依旧带和寒气。
陈凯之得身体其实不错,倒没有穿得太多,脚步轻盈地提着考蓝带着考号到了学宫。
等搜检之后,便顺着人流,先去了明伦堂。
明伦堂里,主考与诸位考官早已位。
能成为考官,也是不易的事,首先需要其人的资历没有任何的污点,因而,这等人被视为清流。
只有一人可以例外,那便是作为镇场的主考官。
今岁,乃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姚治亲自主持试,这颇有朝廷崇的隐喻。
而武试,却只是兵部尚书来主持罢了,单看这个,便可看出武之间的差异了。
陈凯之到明伦堂拜见大宗师,见诸官都在,这时有人唱喏:“昌院举人陈凯之。”
堂顿时安静了下来,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地朝陈凯之看来。
陈凯之抱手,深深一揖,朝向姚治行礼道:“学生见过大宗师。”
这只是一个程序罢了,所谓尊师贵道,历来都是如此。
姚治须发皆白,身子有些佝偻,跪坐在首案之后,也不禁打量了陈凯之一眼,便淡笑着对左右道:“我大陈才子来了,诸公,且来看看。”
陈凯之略显尴尬,心说,这是捧杀啊。什么大陈才子,别有用心的人听了去,还不知如何呢?
姚治说着,便似笑非笑地看着陈凯之。
似他这样的人,对于才子之流,是历来嗤之以鼻的。
倒不是说他不在乎,而是他为官多年,深谙官场,更知道绝大多数所谓才子做官之后眼高手低,目无人,最后的结果却是,除了将他们养在御史台或是翰林院,也没什么用。
偏偏这些人还自视甚高,让他们真正去办事,他们不屑为之,若将他们束之高阁,他们又不免要抱怨。
姚治对于这样的人,历来是敬而远之的。
方才这句话,不过是句调侃罢了。
理论,此时陈凯之该喜滋滋说一句大人谬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