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天潢贵胄(4更求月票)(2 / 4)
是儒衫纶巾,入殿之后,正待要行礼。
太后忙道:“皇兄,免礼吧。”
这为被太后称呼为皇兄的老者,是当今靖王陈义兴,虽是皇长子,却是庶出,不过却因为知书达理,学识渊博,因此而被认为是皇位的重要候选人。
可当所有人以为靖王与先帝将要夺嫡,一决高下的时候,那时候的靖王,居然以国家法度,应立嫡以长的理由而甘愿请求外放,不参与皇位的争夺。
此后等到先帝登基,念这位皇兄的好处,几次下诏,请靖王入朝。
靖王却又不肯,屡屡不肯入京,他最后一次入京,是在先帝即将大行的时候,先帝曾握住他的手,请他主持大局。
这意思颇有几分托孤的意味,先帝无子,百官之,许多人认为赵王之子应当克继大统,而先帝却令靖王主持大局,便是告诉别人,只要靖王愿意,便可以取而代之。
靖王却是拒绝了这份美意,他依然认为,国家该有法度。
这世,没有弟终兄及的道理,先帝大行之后,靖王便离开了京师,四处巡游,可是他的贤王仁爱之名,却是宇内传播。
如今太后和赵王,都有意请靖王入朝,都想着倚重他的声名。
于太后来说,这位皇兄是个公正的人,他与先帝相交莫逆,可以借他之手消除赵王在宗室的影响力。
而对赵王而言,这位皇兄是极重礼法之人,当今皇帝已经登基,作为臣子,他绝不会悖逆天子。
昨日靖王自会嵇山入京,赵王大清早便去迎候,而今日,太后召靖王入宫,也有安抚之意。
太后道:“来,给皇兄赐坐。”
宦官早已预备好了锦墩,搬到了陈义兴身后。
陈义兴却还是郑重其事地朝太后行了礼,方才侧身坐下,道:“多谢太后。”
太后命人斟茶,她努力在营造一种家里人拉家常的气氛,所以先喝了口茶,才笑吟吟地道:“皇兄这一路来,可有什么见闻吗?哀家一直都深居宫,外间的事,所知不多。”
站在一旁的张敬颇为紧张地看着靖王殿下,他知道,这是太后的用意,是想要试探一下靖王对当今时局的态度。
陈义兴叹了口气,心里先是想到的,却是陈凯之,他平静的面容里不自觉地泛起笑意:“这一路都在船,不过见闻是有的,倒是遇见了一个有趣的人。”
太后柳眉微挑,似是觉得惊讶。
靖王是个闲云野鹤一般的人,尽力不触碰朝的事,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