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乡试(3更求月票)(3 / 4)
,这个老狐狸,还真是一点干系都不想担着啊,一切的事都是咱安排,到时若是出了乱子,便是咱被顶出去来背这黑锅。
可心里虽是骂,事到如今,郑却是半分都不甘心,要张俭为他再做点什么,看来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能不坏他的事行。
他咬牙切齿地道:“好,张公高坐便是。”
张俭却已端起了茶盏,一副浑不在意的模样,当真是将自己撇清得干干净净,他至多只做一个公允的审判官,至于郑要做什么,和他没有关系了。
对于这郑,他心里的本能是厌恶的,只是……那陈凯之……
陈凯之啊陈凯之……你却不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那《洛神赋》成全了你,也将毁了你。
…………
大考在即,而今金陵的所有客栈,都已经住满了各地赶来的考生。
陈凯之每日在家读书,倒也清静,偶尔,他便去恩师那儿整理一些稿,吸收一些知识。
此次大考,其实最重要的反而不是经史,而是章。
因为是连考三天,所以考试的内容不少,只是天下的学子都知道,其他的,无非是一些记忆题,只要将四书五经俱都背熟了,便不成问题,除此之外,便是策论。
策论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不过即便策论考得好,可是多数阅卷官都出自清流,即便策论答的再好,也难以入其法眼。
唯独是这章,却是重之重,其他的题只要做到不失分,便无问题,而章却决定了这场考试,考生能达到什么高度,因为几乎所有阅卷官,都将章当做重点,无一例外。
陈凯之每日要作一篇章,日夜不敢懈怠,做了章之后,便送去恩师那儿请教,而方先生眼光毒辣,也是对他费尽心机的,细细地分析陈凯之章的缺点,接下来,便因材施教,尽力去弥补陈凯之的短板。
春去冬来,转眼之间,已到了开春。
贡院已经开始封闭起来,附近的街坊也都派驻了人马,而今这里,如水桶一般,便连行人都需绕道。
寒意慢慢散去,江南的烟雨时节,本是百花齐放,绿意盎然之时,可是现在,大多数人无心去踏春,都将心思放在了这场考试。
关于乡试的议论,总是不绝于耳,各种流言蜚语,竟是满天飞。
其最令人有兴趣的流言,便是一次府试案首陈凯之作弊了。
也不知是谁先流传出来的,一时之间,竟满城风雨,这等消息,自是有人相信,有人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