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打出国门去(3 / 4)
来向外开拓,就是打开市场,创造需求,反过头,让刚刚成型的工业体系加速运转,尽快成熟起来。
如果仅仅着眼一个方面,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
王宁安酝酿了这么久的变法,又岂会那么简单!
经过深思熟虑,王宁安连着上了三道奏疏。
第一,就是参考兖州和济州的经验,全面铺开分田事宜,主要放在京东路和河北路。京东路已经有成功的例子,至于河北路,当年幽州就是分了田,因此该怎么办,全都很清楚明白,只要有足够的意志,就能推下去。
第二,要重新整顿军队,全面废除效用士,废除厢军,以大宋目前的财力,完全可以落实征兵制……王宁安预估,大宋需要30万左右的军队,其中禁军占一半,主要放在河北,陕西等方向,用来对付契丹和西夏,还有一半则是守备部队,充当支援和安定地方。
不过考虑到可能会有大战,所以王宁安规定,各地的青壮要主动登记,每年会轮流进行训练,遇到大战,则要迅速编入军队,支援作战。
以王宁安的估计,大宋在三个月之内,就能动员出50万人马,这个数字足够应付各种情况了。
这两道奏疏上去,可把所有人吓了一跳,就连那几个蛰伏在家里的老货也都怕了。
王宁安这小子的变法不是开玩笑的,他这是玩真的了!
要知道王家可是河北最大的家族,率先在河北分田,等于向自己下手,至于废除效用士,重新整编军队,受损最大的还是王家。
壮士断腕!
够狠!
够果决!
“妄做小人啊!”
张方平得到了消息之后,一声长叹,显得格外羞愧,他干脆跑到道观里,每年看书修行去了,也懒得管外面的事情。
倒是贾昌朝和文彦博,两个老货都赶快下令家里,要尽快处置了所有产业,尤其是田地,更是不能留了。
等王宁安处置了自家的,就该轮到他们的头上了!
……
和这两位一样,还有很多人也鸡飞狗跳,乱成了一团,其中折家就是代表。
自从唐末,折家就在府州,传承两百年,比大宋朝的历史还要长,俨然一方土皇帝,折家军也屡次和西夏作战,功勋卓著。
在折继闵死后,折克柔继承家业,他娶了西凉王的妹妹为妻,折王两家联姻,一度让折家上下欢欣鼓舞,以为有了靠山,折家至少几十年,不用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