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大宋的危机(2 / 4)
金要拿出来,投资获利。”
柳涉虽然不同经济,但是他年纪大了,见多识广,听到这里,他也没发现什么危机。
相反,朝廷增加收入,淘金客发了财,商人有赚头儿,貌似是大家发财,你好我好的事情,怎么这几位都面带忧虑呢?
他一肚子疑惑,宋庠首先给他解答了。
“柳兄,所谓投资,无非是几种而已,其一是购买土地,兼并田产,第二是囤积居奇,大发利市,第三是购买股票和债券,第四是扩大生产,增加工厂规模,多招募工人。”
柳涉听到了这里,终于开窍了。
钱是需要流动的,而钱的流动,往往就会指挥着人们的行动,这就叫利之所向……柳家是千年大族,没有什么不明白的。
手里没钱罢了,手里有钱,一定会增加田产,多购买土地房舍……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哪怕到了后世,兜里有了钱,也要首先买房子,有了小房子,还盼着有更大的房子,人都是如此,没有什么例外。
购买土地,兼并田产,就会出现无地流民,如果城市不能承担这些人口,那就会造成流民到处逃窜,朝不保夕,随时可能造反。
那第二种情况呢?
也很明白,就是仗着手里的财富,炒作粮食,布匹一类的民生物资……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没有享受到开发西域的好处,却首先遇到了物价上涨。
你说吧,会不会民怨沸腾?
第三种是进入金融市场,经过上一次的教训,很多人都看透了,金融市场需要投资,但是不能过度,一旦失控,大起大落,谁也受不了!
相比之下,最好的去向就是第四种,扩大生产。
创造出更多的商品,吸引更过的工人,多制造财富,多纳税……柳涉跟大家讨论了半天,就说道:“既然如此,那就鼓励商人扩大作坊,还能吸收流民,不就没事了?”
“不然!”
王宁安摆手,“其实我想说的就是第四种,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看起来继续扩大生产,副作用最小,但是其中也藏着极大地危机,而且弄不好,就会葬送了所有的努力。”
赵曙大惊失色,“师父,真的那么严重?”
王宁安点头,“殿下请想,工厂招募的都是什么人?”
赵曙和别的皇子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真正去过民间,小时候在王宁安的府邸住过,后来又跑了几次西北,他还有自己的封地,青唐的大小事务都要上奏赵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