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规范金融市场(2 / 4)
不清楚,还不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他们面面相觑,浑身乱抖,吓得脸都绿了。
这就是没有老前辈坐镇吃的亏!
假如贾昌朝在,他一定不会让大家签名,授人以柄……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君臣争斗,臣子有半点不占理,君王就能玩死臣子。
更何况有真凭实据在,铁证如山,这可要了命了!
大家面面相觑,突然一起跪倒,冲着赵祯痛哭流涕。
“陛下!圣人!臣等糊涂,臣等利欲熏心,还请圣人开恩啊!”
“臣等忠心耿耿,这一次臣等也不是为了一点区区家财,实在是为了军国大事。”
“对啊,是有人随意造谣生事,动摇军心,臣等才仗义执言,上书请求彻查啊?”
……
这帮家伙玩变脸的速度,那是真够快的。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想当初贾昌朝就是告诉大家,不就纠结在钱上面,一定要占据道德制高点。
可结果呢?
就因为一时贪婪,赵祯随便抛出了一个诱饵,他们就上钩了,自作孽不可活啊!
眼看着百官痛哭流涕,政事堂的几位心思不一。
王安石当然很解气,平时就是这帮家伙阻止青苗法,阻止方田均税法,张口闭口不与民争利!要休养生息,爱惜民力!
说的多好听!
朝廷借青苗钱,就是盘剥无度,就是罪孽滔天,那么试问你们诸位!
清单上,七百多万贯,又是怎么来的?
哪一文不是民脂民膏,哪一文能对得起良心?
而且王安石一清二楚,对于官绅来说,流动的货币,永远都是小头儿,可能只占据一家财富的一两成,最多不会超过三成。
换句话说,能拿出十万贯,他的田产房子就值100万贯!
大宋朝穷吗?
一点都不穷!
全天下的官,几乎都脑满肠肥,一个个富得流油。
正因为变法都落到了他们的身上,割他们的肉,抢他们的利益,才会有那么多人反对自己,王安石越发斗志昂扬,他恨不得赵祯降旨,立刻抄家灭门,把这些人的财产充公,大宋朝的户部也就充实了。
他有心站出来说话,可又一想,这次政事堂是包拯主事,而且包拯和赵祯之间的对话,已经透露了很多信息。
赵祯真正信任的是这些老臣,还是看看包大人是什么态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