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杀猴骇鸡(3 / 4)
俞龙珂部,影响朝廷开边,兼并百姓田地,造成西北民怨沸腾,哄抬粮价,巧取豪夺,勾结江卿,意图毁掉交子,动摇国本……
这些所有的事情,都被包拯给翻出来了。
韩琦虽然百般推脱,可证据历历,他能推脱得了吗!
而且王拱辰见韩琦不讲道义,他也不绷着了,王拱辰提供了线索,包拯查到了一家兴隆钱庄,这家钱庄背后的老板就是韩琦的堂弟,而开钱庄的启动资金竟然是那150万贯战争债券!
韩琦说是给下面人发下去了,根本是鬼话骗人。
两位相公,一个经营粮食,一个专心放贷……真是会做生意!
了不起啊!
案情弄清楚了,依照包拯的看法,需要严惩不贷,他力主处以极刑。
可是文彦博却坚决反对。
这老货当然要搞垮韩琦,消除一个对手。
可是文彦博心里头清楚,他手上的生意比韩琦和王拱辰加起来还大!虽然他并没有贪墨朝廷的钱,但是也没少开方便之门。
如果处置了韩琦和王拱辰,会不会日后也有人拿着个来对付他?
文彦博认为将两个人罢官销籍,杖责80,发配岭南就足够了。
还真别说,文彦博的提议居然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许。
遍观历代,对贪墨处罚最为严格的是朱元璋,应该没有疑问,至于最轻的吗,大宋绝对跑不了!
究其根源,毛病还是出在赵大和赵二这对兄弟上。
这俩兄弟都得国不正,心里虚。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把比他能打的将领全都拿下来了,不给权力,那就要给钱……像什么石守信啊,高怀德啊,潘美啊……好些名家为了保全自己,拼命经商,大肆敛财自污,开启将门堕落的先河,赵家皇帝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到了赵二的时候,更是重文轻武,以文御武,把文官捧上了天,给予丰厚的俸禄,犯了罪也不杀……当然要承认,最初的一段时间,文官们还算收敛,感恩戴德,肯出力办事。
可渐渐的,他们觉得优待是正常的,而且觉得还不够!
越来越多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侵吞贪墨,损公肥私,中饱私囊……别看大臣们表面志趣高洁,不贪不占,但是他们的族人乡里,几乎没有一个穷的。
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当然了,大宋也有惩处贪官污吏的机关。
比如监督武将的武德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