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大宋将门 > 第338章 六艺进京

第338章 六艺进京(2 / 4)

一样!”

赵祯笑着问道:“范相公,你觉得六艺学堂有什么不同?”

“启奏陛下,六艺学堂首先要足够大,眼下沧州的六艺学堂有三千弟子,到了京城办学,至少要有一万人。而且六艺不单纯是培养做官的人才,还要包罗万象,提供一切学问。眼下六艺就有经学院、商学院、算学院、武学院、医学院、百工院,以及速成科和预科。”

范仲淹详细讲解了六艺学堂的构成,同时,也告诉了所有人,六艺学堂人才辈出的奥妙。

首先六艺学堂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教育体系,和当初王宁安设计的稍有不同,首先七岁以上的儿童,缴纳学费之后,进入预科,完成三年学习。参加升学考试,当然外人也可以直接报名,通过考核,进入六艺学堂,前三年是通识教育,不只是儒家经典,也包括算学、天文、地理、农学、体育等等科目。

完成这三年的学制之后,可以根据兴趣,进入各个学院,又是三年,一共九年时间,除了经学院是为了科举而准备的,其他各个学院,都是培养专门人才。

“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三年通识教育,学生们就要,完成识字,精通《九章算术》,学会骑马射箭,如果不能通过考核,是要留级的。进入各个学院之后,要磨砺自己的专业才能,大凡从六艺走出来的学子,除了有志于科举的,其余学生已经进入各个行业。”

赵祯好奇道:“范相公,他们现在如何?”

“陛下,如今平县,沧州,河北,乃至山东,甚至岭南,都有六艺的学生。以算学院和商学院为例,很多人还没有毕业,已经提前被各大钱庄商行看中,签下了约书,说来惭愧,有的学生毕业第一年,就能拿到一万贯的薪水。甚至有商学院和百工院的学生联手办作坊,经营商业,一两年的光景,已经积累了几十万的身价财富,每年光是给朝廷提供赋税就有5万贯,还解决了上千人的工作。”

范仲淹十分欣慰道:“老臣在六艺学堂的几年之间,亲眼目睹了学生们有所成就,实在是老怀大慰。以往的书院学堂,都把学生局限在科举这一条独木桥上!事实证明,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写文章,都能当官,孔夫子尚且讲究因材施教,千人千面,好些人熬干了心血,熬白了头发,也没法考中进士。与此同时,是我大宋的工商,财务,航海,医学……方方面面,都缺少人才。过多的人涌向科举,其他地方,却求贤若渴,这很不正常!”

范仲淹顿了顿道:“陛下既然赐下皇家二字,士农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